下山换业入社区 我心安处是故乡——点赞怀化市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凤网 2023-03-02 阅读数 20470

文/陆丹

倦鸟归林,落日归山。然而当故土地无三尺平,抬头只见半边天,穷得让人心颤时,吾心安处又在何方?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便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

2月27日,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观摩团”走进怀化。让大家看到了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掠影,了解了怀化是如何做好“后续扶持”,让群众不仅“搬得出”,更能“稳得住”“好致富”。

让贫困群众“搬得出”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怀化市委、市政府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头号工程”,在雪峰山下打响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全市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5797户103904人,建成集中安置点330个,提前两年完成搬迁安置建设任务,是湖南省搬迁人口最多的地级市。

从大山到城镇,从土坯房到高楼。怀化持续优化安置点“软硬环境”,全面提升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如: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新(改)建农贸市场、幼儿园、中小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敬老院、康复疗养院等;落实便民惠民政策。开通城市公交车、农村客运班车、开办平价爱心超市、分配“微菜园”;推进感恩教育、公共文化、文明创建、民族文化“四进社区”建设,满足搬迁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引导搬迁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

“搬得出”是关键,“稳得住、能致富”才是硬道理。从贫困走向富裕,需要提升搬迁群众的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面对搬迁群众的切身利益,怀化没有简单地“一搬了之”,而是坚持安居与乐业并重,扶志与扶智并举。着力构筑“县有特色后扶产业、乡有后扶产业园区、村有后扶产业基地、户有后扶产业项目”后扶产业体系,做好扶贫车间、产业基地、劳动密集型工业园区建设和公益公服岗位开发,加强培训和就业服务,努力使搬迁群众对未来充满信心,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增收。

“干干农活插插秧,一个月就有四千多块钱。”在沅陵县太安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上班的太安社区搬迁群众曹根桃心里很是满足。

沅陵县太安社区是全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全国率先建立帮扶车间,搬迁群众家门口就地就近就业。让人切实感受到引导搬迁人口向城镇转移,向劳动生产率更高的非农产业部门转移,有助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让更多人共享城镇化成果。

让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

如果说易地扶贫搬迁阶段瞄准的是群众个体需求,那么搬迁后便是安置区与所在城镇一体化建设的发展需求。

2月28日上午,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全体大会解读了《关于推动大型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要分类引导大型安置区融入新型城镇化,推动安置区与所在城镇一体化建设发展,推进产业园区安置区产城融合发展,促进农村安置区城乡融合发展。

为了避免将安置点建成发展“孤岛”。怀化围绕安置区配套建设后扶产业园区、特色产业项目、就业帮扶车间、创业孵化基地和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精准包装后扶产业项目225个,总投资17.8亿元,不断推进政策、园区、项目向安置点“三聚集”,实现安置点产业全覆盖、产区大融合。

同时,不断探索实施“产城共建”模式。沅陵县在安置区太安社区配套建设帮扶车间、万亩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县主城区扩容提质;麻阳县在龙升社区周边配套建设易地搬迁就业创业园,把园区产业布局和招商引资与搬迁群众就业紧密结合……一座座产业园区拔地而起,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从“搬入”到“融入”,只有不断加快实现人口市民化、就业多元化、产业特色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治理现代化,以“一抓到底”之势带领搬迁群众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乘风破浪”,奔赴小康,才能让搬迁群众真切体会到“我心安处是故乡”。


供稿:怀化市委网信办

编辑:鸢尾蝶

二审:吴雯倩

三审:邓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