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丨恪守 “儿童本位” ,为小孩子写大文学

凤网 2025-11-20 阅读数 7842

“2025中国文学盛典·儿童文学奖之夜”主题海报。

文/陈晓丹

博尔赫斯说:“一切伟大的文学最终都将变成儿童文学。”

11月20日,“2025中国文学盛典·儿童文学奖之夜”在星城长沙璀璨开启。当第四届“岳麓书会”协同中国作协把最盛大的光芒献给中国童书,每个人都怀着纯真而神圣的情感,躬逢这场“人之初”的伟大的文学盛宴。

本次儿童文学奖之夜,现场颁发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并以“推开世界的门”为主题,带领人们步入百年儿童文学殿堂,重温成长的快乐。18部(篇)获奖作品,无论是儿童诗歌、烂漫童话,还是明媚绘本、奇妙科幻,抑或精巧短篇、引人长篇,都是小朋友公认的最爱,大朋友久违的心动。

儿童文学是无可争辩的基础文学。

作为生命最初的文学体验、人类的底色文学,它就像米饭和青菜一样,为人生提供滋养,也像阳光和空气,永存人们心灵深处。一代代孩子在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的故事里进入梦乡,在《三毛流浪记》《淘气包马小跳》《皮皮鲁和鲁西西》等漫画、小说编织的斑斓世界里遨游,用亮晶晶的眼睛打量饱满的人生,打开一生的格局。

儿童文学作家是孩子的“梦想设计师”。

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曾说,“为小孩子写大文学”。儿童文学作为大文学,鼓舞着许多作家穷毕生之力,书写负责任的作品,为孩子们撑开想象的翅膀。

世界的创造,依靠想象力撬动。“笨狼妈妈”汤素兰告诉小朋友们,她写童话的时候,总会看见一个女孩子站在栀子花上,张开双臂向天空飞去。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童心、温暖和感性,让作家们如“神笔马良”,用手中之笔叩开孩子想象力的大门,传递着改变世界的力量。

出版社与作家的双向奔赴,为孩子们一生赋能。

童书出版是大出版。中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这一代表中国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奖项,鼓舞着各大出版社不断拓展童书的内涵和外延。从本届18部(篇)得奖作品看,既有《方一禾,快跑》等小说,也有《我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了》《外婆变成了麻猫》等诗歌和童话,还有《不能没有》《改造天才》等绘本和科幻文学等。丰富的出版形态为孩子们打开了瑰丽饱满的精神世界和审美层次,也与时代接轨,培育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未来栋梁。

尤值一提的是,湖南作家在儿童文学领域不断深耕,成果斐然。

截至目前,已有汤素兰等10位湖南作家的 13 部作品以及彭学军、弯弯等湘籍作家作品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本届获奖作品中,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诺亚的《白夜梦想家》,以及湖南作家蔡皋的《不能没有》、弯弯和刘雪纯的《妈妈的剪影》赫然在列。“2025中国文学盛典·儿童文学奖之夜”落地第四届岳麓书会,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湖南儿童文学成果的认可。

儿童阅读嘉年华启动仪式。

湖南儿童文学独树一帜的现象,有多维的文化深因。

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特点,让湖南作家具有既充满幻想又关注现实的特质,让儿童文学这个美丽的梦,始终落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大地上。湖南儿童文学作家质朴真诚,“耐艰苦而厌声华”,有入骨的湖湘文化气质。他们崇尚人与万物平等,对本真的童年精神孜孜以求,引发纯正的儿童文学想象。

湖南作家独特的成长环境,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许多作家生于乡村,在山寨、田野、阡陌解码“乡土密码”,在大自然的故事、人与动物的相处中寻找人性本能。那些未经开垦过的河湾,从树木草丛里传出的一两声鸟鸣,关乎成长之乐,也关乎终生依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在书香中国的浪潮中,儿童与儿童文学是水源之始、塔台之基。那些致小读者的作品,激励着孩子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变化,拥有对未来的自信和创造力。

这个浪潮,也呼唤强大的作家队伍和出版平台,始终恪守 “儿童本位” 原则,不断开拓视野和格局,创作更广泛的社会主题;用奇思妙想拓展想象力,出版更多有吸引力、冲击力的童书;不断强化翻译水平,培养一批儿童文学汉学家,让中国优秀童书走出去,把国外优秀童书引进来。

唯如此,中国儿童文学方能拥有更丰富的可能性,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样本。


来源:红网

编辑:阿挽

审核:吴雯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