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妈妈说家教丨四、五年级是成长关键期,要注意哪些关键点

凤网 2023-12-07 阅读数 42907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再次彰显。那么,怎么认识和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呢?为此,自本期起,今日女报/凤网推出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校长妈妈说家教》,邀请知名的、优秀的校长们,以校长、妈妈双重视觉来畅聊家庭教育,以她们独有的体验、经验为家长们支上一招。

文:今日女报/凤网首席记者 章清清

【校长妈妈】肖慧

中南大学第二附属小学校长

高级教师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湖南省基础教育新时代名校长


【故事】 

怎样养出“学霸”儿子?她用“漏斗法则”

“我儿子今年19岁,中学在雅礼就读,高考考上了985的名校。他当年高考时是发着高烧去考试的,就这样也考到了非常不错的成绩,确实为他骄傲。”近日,中南大学第二附属小学校长肖慧跟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分享了儿子的成长故事。肖慧的儿子是妥妥的“学霸”,作为一名“学霸妈妈”是否有什么特别的育儿秘诀呢?

“如果说有什么秘诀的话,我觉得一是从小他的学习习惯非常好,另外他的理科很棒,喜欢下围棋。尤其是学习习惯我们确实是着力进行了培养。”肖慧说,教育学上有个“漏斗法则”,她非常认可,说的是:孩子年幼时,父母严管孩子,可以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地基,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父母学着放手,可以让孩子学会自己承担,最终成为一个思想和人格独立的人。

“像我们家孩子就是这么养育的,在他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和他爸爸对他很严格,狠抓他的学习习惯。”肖慧说,从小他们家就有“家规”——作业必须按时完成,质量也要达标,不然就会有惩罚。

“像语文作业做不好,我就会直接撕掉,数学作业如果因为粗心大意导致了错误,那么就要另外多做题来弥补。”肖慧说,“虎爸虎妈”的严格管教当然也会招来儿子的叛逆反抗。

“他会哭,会闹,那我就陪着他哭,但哭完了还得继续写完,慢慢地,他就明白只有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就会有更多自由玩耍的时间,这个概念一旦建立起来,孩子就能自觉内化为一种习惯了。”

肖慧说,儿子上三年级后,她和丈夫基本没有再陪孩子做过作业,只是保持了关注,而儿子的学习成绩基本没让他们操心过,在班上一直遥遥领先,成为了让很多家长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小时候给他扎针,教他守规矩,养成好性格、好习惯;长大后给他翅膀,父母主动示弱和退出,引导孩子走向成长。这种“先紧后松”的教育,可以让孩子的人生路越走越宽广。”肖慧说。


【校长说】

小学四、五年级的关键期要抓什么

小学四、五年级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因为孩子在一、二年级是比较听话的,到了四、五年级,孩子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会变得叛逆了。那么,家长也要随之改变教养方式,如果引导得好,那么初中会很顺利,也就是我前面讲的,培养习惯一定要在三年级之前,四、五年级后,如果父母还事无巨细地陪伴照顾肯定不好,你陪伴得越多,那么孩子的自理能力会越差,学习习惯也会越差。所以,我给家长提供三个锦囊:第一是用询问代替命令的口吻。没有一个人喜欢被强迫,尤其是青春期的男孩。把选择权还给孩子,用商量的语气把意见提出来。感受到被尊重的孩子,自然会慢慢收起身上的刺,慢慢靠向你。第二是用朋友代替家长的身份。放下家长的架子,少一点高高在上的说教,多一点“我理解你”的共情。搭建在平等之上的亲子关系,孩子才愿意敞开心扉,和你沟通、亲近。第三,用放手代替强势的教育。给孩子充分的信任,不要当孩子的监工,要当孩子的帮手。让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学会自我负责,他才能尽快地成长起来。  

“不听话”的孩子长大了不一定没出息

其实“不听话”的孩子长大了不一定没有出息。如果家长总是把听不听话挂在嘴上,这样教养孩子的后果反而很严重。孩子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养成一种看大人的脸色说话的习惯。久而久之,会导致孩子成年后人云亦云、不管对错、不会甄别,没有自我意识,也扼杀了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家长图简单,说“你要听话”,其实孩子更需要家长去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自己为什么会被要求这么做。给孩子提要求的时候,帮助孩子分析理解问题,更加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所以,我建议家长应该把“听话”的口头禅具象化起来,变成“你是一个懂规矩的孩子”、“你是一个有教养的孩子”,实际上,这样说跟听话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更能积极地影响孩子。



编辑:美伢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