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妈研习院丨“一身反骨”的孩子都有这样的父母

凤网 2024-04-09 阅读数 12601

陶昕然和妈妈两代人的教育分歧

在综艺节目《是女儿是妈妈》中,演员陶昕然和妈妈陶跃娣的教育分歧十分明显。陶跃娣是位老师,也是典型的“虎妈”,女儿陶昕然透露,她曾因考98分而被妈妈打压惩罚,自己的童年像“魔鬼训练营”。母亲强烈的掌控欲配上挫折式教育,让陶昕然回想起童年时只觉得痛苦,在委屈和不服的驱使下,年幼的她生出了许多反叛的念头。甚至考艺校,也是反抗父母对自己人生的安排。拍完《甄嬛传》后,她对母亲说:“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因为我自己,不是因为你教育的成功。”当陶昕然自己有了女儿后,她选择倾听女儿感受,“我一定不要重复这样的教育模式”。

 

本期分享嘉宾

王建平:心理学博士 | 知名幼儿家庭教育导师


陶昕然的这份经历与创伤,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太过熟悉。我曾说中国有两种典型的父母,一种是“控制型父母”,另一种是“苛求型父母”。控制欲很强的父母一心按照自己的方式“鸡娃”,完全不顾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将自身的想法强硬地灌输给孩子,想要他们成长为自己想象的样子。而苛求型的父母,总是对孩子的努力视而不见。无论孩子做得有多好,获得多少成绩,却总也不给予肯定和赞许,最终在孩子心底留下伤痕。更多时候有些父母是这两种模式兼有。

我们熟悉的很多名人都诉说过被父母控制和苛求下成长的痛苦,比如,董卿曾经在节目之中提到她的父亲:“他的严厉程度超乎想象,不让我照镜子,不让妈妈给我买新衣服,不能参加任何的文体活动,从高一到高三,寒暑假必须到外面去打工。”这种严格的教育方式,让已经46岁的董卿到现在还经常会出现自卑情绪。还比如演员车晓说过,她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听到母亲说过肯定她的一句话,让她一直很自卑。

而陶昕然也在节目中说,为了反抗父母,她故意不学习,让成绩一落千丈,最后不得不上省艺校。虽然她后来成名,但并不是父母教育的结果,而是她的天赋努力和运气使然。更多这种模式下成长的孩子,痛苦不堪、厌学厌世,或虽然有所成就,却内心匮乏、恐惧,习惯活在他人的期待和评价中,失去自我。很欣慰地看到,陶昕然自己有了女儿后,虽然理解了母亲的严厉和局限性,但坚决不想让女儿重复自己的痛苦,而是尽可能地将女儿引向一条人生更开阔的路。这是把痛点经验变成教育资源,实现了对传统代际循环的打破。

我们常说做父母像是一场修行,孩子长大的过程,也是父母不断调整、学习和完善自身的过程,让我们重新理解了成功:成功不只一种定义;也让我们重新理解了人生:不是父母认为的,就一定是对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成长为更加成熟、有智慧的父母。


编辑:美伢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