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妈研习院丨当妈妈,千万别走入 “密集母职”的怪圈

凤网 2025-01-02 阅读数 42771

文/王建平

最近,“密集母职”的概念在社交平台上很火。在当下中国的绝大多数家庭中,父亲多扮演“养家”角色,母亲则在“家教”“家务”中处于轴心地位。很多家庭正在无意识地变成“密集母职”家庭。有人还把妈妈与孩子做了荣辱与共的关联,似乎孩子的成功就是妈妈的成功,孩子的失败就是妈妈的失败。密集母职已经成为现代家庭中越来越凸显的问题,有些妈妈因为全职带娃还患上了轻度抑郁。那么什么是“密集母职”?“密集母职”又会带来哪些教育问题呢?  

本期分享嘉宾

王建平:心理学博士 | 知名幼儿家庭教育导师

“密集母职”这个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莎伦·海斯提出来的,用来描述将抚育责任都归为妈妈的社会观念,指的是妈妈以孩子为中心,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与精力越多越好,和孩子荣辱与共。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沈奕斐经过研究指出,当一个母亲成为“密集母职”的角色,孩子更容易被教育成独立性差、逆商低、叛逆心强、容易走极端的孩子。因为“密集母职”的妈妈可能不舍得孩子犯错,没耐心等孩子改进,就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如此会挤压孩子自主成长的空间。而且孩子如果负担母亲更多的荣耀感,会变得“压力山大”,无法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女性主义代表人物阿德里安·里奇在《女人所生》一书中也说:一个母亲必须完全放弃自己的目标,才能给小孩“无条件的”爱和注意力,才能合乎社会对好母亲的期待。只是,当女性的角色被压缩到几乎和母亲角色等同之时,女性个体的价值就被消解。

所以,在育儿领域,妈妈一定也要学会做“减法”,不要走入“密集母职”的怪圈,要学会做松弛父母。

那么,如何跳出“密集母职”呢?首先,在家庭关系中不要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在家庭里,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那应该是一种相爱、平等、民主的氛围。而孩子,更应该感受到这种爱。所以,请把孩子当作一个有着自己思想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这样才会避免包办和溺爱。有了孩子,还要记得给爱人一点时间。因为夫妻关系要大于亲子关系。良好的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的基础。父母恩爱的家庭,才能养出阳光快乐的孩子。再有,不要把全部精力和注意力都倾注到孩子身上,那样不但孩子很有压力、很累,家长也会很辛苦。其实,一个女人除了当妈妈,她还有其他社会身份。所以,做母亲不要和孩子绑定“共生”,而是要互相成长,一个在事业上游刃有余的妈妈更是孩子的好榜样。在这个过程中,爸爸的参与是对妈妈最大支持,育儿从来不只是女人的事,夫妻互助育儿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合作模式。


编辑:美伢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