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少年”考上985,硬核父亲的逆袭育儿经

凤网 2025-05-10 阅读数 34953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史超 章清清 

从小学时期每门功课都不及格,到成功考入县重点高中;从高中时代的网瘾少年,到凭借理科特长被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破格录取——湖南“80后”父亲万程鹏的成长历程,像是一出现实版的“逆袭爽剧”。

如今,万程鹏将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转化为育儿智慧。他不仅成为了家庭教育领域的知名博主——“磁爸”,还点亮了女儿小磁的成长之路——刚升入初一,她就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被丘成桐数学班录取,成为了令人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这位硬核父亲的成长故事有何可探究之处?他又有哪些独到的育儿理念呢?


门门功课不及格的“网瘾少年”考上985

“别人都是赢在起跑线上,我是输在起跑线。”近日,“磁爸”万程鹏跟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聊起他的成长故事,至今仍有几分苦涩。

他向记者透露,学生时代他可以说是“学习困难户”。自幼受到严重过敏和弱视的困扰,小学一年级时,他就不得不佩戴500度的眼镜。弱视使得阅读对他来说十分费力,导致他从小阅读量不足,形成了阅读障碍,更不愿意记忆背诵,因此在小学时,万程鹏的成绩总是垫底。尽管如此,他的父母始终没有对他失去信心,坚信他天资聪颖。

上初中之后,他一如既往地不爱背书,成绩一直在中下游徘徊,但幸运的是,他遇到一位善于引导他的数学老师,理科天赋渐渐显露。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屡次在数学、物理竞赛中斩获佳绩,中考时,以理科特招生的身份考入重点中学常德澧县一中。

“所以孩子成绩不好是不爱学习吗?我认为是没有找到自己喜爱的那门科目或那件事。”“磁爸”说。虽然理科突出,但在高中时期又因为寄宿生活的孤独和学习上的压力,他再次误入迷途,成了一名“网瘾少年”。

“我最沉迷的时候是高一,一个星期能玩三个通宵,一年多的时间,几乎每个中午都出去打游戏,成绩变得特别差。”“磁爸”回忆,成绩越差就越不想学习,学习上越没有成就感就越在游戏中找满足,玩游戏耗费了大量的精力,成绩就会更差,就这样陷入恶性循环里。

同学何龙涛也向记者回忆,有一次他去学校探望,万程鹏特意带他去“体验”自己的高中生活。“就是带我到一个网吧通宵打游戏。”

“如果你有个这样的孩子,会不会觉得已经没救了?”“磁爸”说,幸运的是,面对这种情况,他的母亲毅然开启了陪读生活,每天绕大半个县城上下班,用亲情和陪伴温暖他,把他拉出了“网瘾”的泥潭。

“她从不强迫我戒掉游戏,也不询问我的成绩,只关心我的生活和情绪。甚至在晚自习结束后,她还允许我与她一起追剧。”“磁爸”回忆道。正是这样的态度,使得游戏在他生活中的角色发生了转变。尽管他依旧热爱游戏,但不再需要用它来排解孤独或寻求成就感。而且,他的母亲并不反对他玩游戏,这让他自然而然地从沉迷游戏的状态,转变为每周只玩一两个小时,作为放松和娱乐的方式。随着生活规律的建立,他的学习状态也得到了提升。

对“磁爸”来说,一旦想学,效率便极高,而且他目标明确,想学计算机,凭借这份热情和不懈的努力,他在高考中发挥出色,成功考入985重点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的计算机专业。

这段个人经历,对他后来转型从事家庭教育研究,深入探讨如何帮助孩子摆脱“网瘾”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转行家庭教育,将成长经历转化为育儿智慧

大学毕业后,“磁爸”成为了一名“程序猿”,之后又进入互联网教育行业。女儿小磁出生后,他和妻子为了更好地养育孩子,开始钻研家庭教育,并萌生了转行家庭教育的想法。

磁爸和女儿小磁

夫妻俩把女儿当作学习实践“项目”,“磁爸”更进一步,在经过专业的学习和摸索后,不仅成为一名家庭教育的讲师,现在还是一名拥有十几万粉丝的专职家庭教育博主,并开发出一系列课程和教育类小程序。

而作为他们的家庭教育研究的“项目”——女儿小磁,成长路上充满阳光和自信,刚升入重点中学,初一就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被丘成桐数学班录取。

个人成长经历“不凡”的“磁爸”养育女儿的方式也很有自己的态度和方法。

在小磁二年级时,夫妇俩便买了学区房,只为育儿路上不焦虑。万程鹏认为,“只有不焦虑,教育动作才不会变形”。除了学区房,他最多的时候还给小磁报过9个兴趣班。“不过这种广撒网式的尝试和大多数家长不一样,我们不在乎孩子的学习结果(成绩),只在乎孩子愿不愿意学,快不快乐,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筛选,让孩子找到兴趣所在。”“磁爸”说。

他也从不要求女儿全面发展,对于女儿不喜欢的科目,会采用“应试学法”,达到要求就行,不让孩子过于厌烦。但对于女儿喜欢的科目如数学、物理,则会鼓励深度探索,引导孩子挑战更高难度,“就像我读书时只攻理科,反而带动了整体信心”。

对于解决“网瘾”问题,他也有一套独特见解和方法。作为父亲,他坚持“只疏不堵”的原则,不禁止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反而鼓励和引导。他从小就给女儿提供各种优质的游戏设备(如Switch)、全套电子产品,全家上阵陪她玩好的、益智的游戏,甚至在上下学路上的车上、地铁上见缝插针让孩子玩游戏,这种“游戏自由”反而不容易让孩子上瘾。

磁爸从小就带女儿玩优质游戏

“磁爸”认为,电子产品本身无害,关键在于父母能否以爱与陪伴填补孩子内心的孤独,让孩子在互动中找到比碎片化游戏更吸引人的乐趣。“在孩子眼里,最好玩的是和家人一起玩,只有感到孤独时,游戏机才会成为唯一的选择。”


家庭氛围比天赋更重要,找天赋不如找氛围
  “磁爸”还提醒,许多家长陷入了一个误区,他们试图发掘孩子的天赋。他主张,制造适合的氛围比寻找天赋更为重要。“孩子们天生具有模仿的倾向,也热爱学习。你的爱好和行为习惯,孩子会自然而然地受到影响。”例如,如果家长喜欢打麻将或频繁使用手机,孩子也很可能会效仿。相反,一个热爱阅读的家庭环境,更容易培养出喜欢阅读的孩子。

为了营造一个更加有利于女儿学习的家庭环境,“磁爸”在家居设计上也下了一番功夫。他将女儿的书桌安置在阳台光线最佳的位置;严格区分学习与娱乐区域,客厅不摆放电视,而是在每个卧室都配备了电视,这样家人若想看电视,就必须回到卧室;

此外,他们家餐厅的墙上挂着三条座右铭:“只有学没有教”“永不放弃”“善良比聪明更重要”。

“餐厅是家庭成员间交流信息最多的地方,也是向孩子灌输价值观的绝佳场所。”“磁爸”介绍,这些价值观通过日常生活的可见性以及父母的示范和引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女儿。

他还特别强调了“善良比聪明更重要”的实践,经常教育女儿要利用自己的优点去帮助同学,让自己的“聪明”对他人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化解嫉妒心理,赢得真正的友谊。

   

编辑:美伢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