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田野高山!无人机女飞手的“飞驰人生”

凤网 2024-11-14 阅读数 16465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周雅婷 欧阳婷

拍摄节目、邮政快递、电力巡检、工程测绘、森林防火……近年来,无人机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催生了新的就业岗位“飞手”(无人机操控员),引领了新一拨“低空经济”的发展。

据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全国实名登记的无人机达188万架,新注册无人机超过61万架,较去年增长了近50%。“低空经济”蓬勃发展,持证“飞手”数据却不乐观——数据显示,我国仅有23万人拥有无人机操控员执照,行业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

无人机操控员执照的考证难点在何处?近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特别采访了3位不同领域的“女飞手”,她们是乡村振兴田野上的播种者、“高空走廊”上的守护者,也是森林防火战场上的逆行者!   

故事>>

她是农业“女飞手”:穿梭在稻田上空,播撒秋收希望   

空中悬停、拉升爬坡、调头转向,伴随着一阵旋翼的轰鸣声,一架大型植保无人机在覃娇的操控下,丝滑地在空中飞行,向地面的稻田施撒化肥。

2.jpg

覃娇操控无人机,在田野播撒希望。

“我学习无人机最初的目的是帮助丈夫减轻劳动压力。”11月12日,32岁的覃娇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丈夫成胜武在长沙宁乡市坝塘镇南芬塘村承包了500亩水稻田,每到水稻需要喷药杀虫时,他总是需要扛着原始的喷药器在田里来回穿梭,既辛苦效率还不高,有时甚至需要忙到凌晨两点才回家。2022年,覃娇辞去了在长沙酒店的管理工作,回到了南芬塘村。

看着电视新闻中,种田大户都用无人机等现代化农业机械辅助进行田间劳作,覃娇心动了,成胜武也意识到了纯靠人力忙完500亩水田的施肥、洒药工作是一项繁重的任务。夫妻两人商量后,决定花7万元买一架大型植保无人机。

看着成胜武操控无人机的样子,覃娇也心动了,“这也不是很难,为什么我不可以做呢”。于是,覃娇在丈夫的指导下,花了两天时间,掌握了无人机的基本技能。之后,她又陆续掌握了无人机的保养和简单的维修技能,“这是为了防止在田间劳作时,无人机突然炸机无人修理的情况”。

但学习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植保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需要飞手标注出飞行区域内的各种障碍物,同时,还要避开田间地头零散的菜园,“有些地方不用撒肥施药”。为此,覃娇很是下了一番功夫,跟在成胜武的身后,把村里的稻田都走了一遍,在脑海中构建了一幅地图。

“我用的无人机系统是飞行到一定时长,就可以领取无人机驾驶证,为他人提供服务。”一到空闲时候,覃娇就带着无人机在空旷无人的田野练习飞行,积攒时长。

3.jpg

2023年,覃娇终于拿到了无人机驾驶证,正式成为一名飞手,不仅可以在自家的水田劳作,也可以为其他村民提供服务。

因此,覃娇成为南芬塘村的首个无人机飞手。如今,即使在宁乡,飞大型植保无人机的女飞手也仅覃娇一人。

女性操作大型植保无人机,还能喷药杀虫,当时不仅成了南芬塘村的新鲜事,更是在坝塘镇轰动一时。

覃娇记得,去年4月,她在自家承包的500亩稻田上第一次正式飞行喷洒农药时,听到消息的村民们都赶来看新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现场格外热闹。

有村民当面质疑:“那架飞机只怕有百把斤吧,还要吊个装了100斤药水的桶,飞上去不会掉下来吧?”

覃娇选择“屏蔽”这些声音,紧紧注视着成胜武。

“预备,3、2、1,起飞!”随着成胜武的一声号令,只见大型植保无人机在覃娇的操纵下腾空而起,拉升、俯冲、悬停,药水成雾均匀喷洒在禾苗上,平时一片20亩禾苗的喷药工作,靠人工一个人需要20个小时才能干完,而植保无人机仅用了20分钟,这让围观的村民感受到了覃娇精湛的技术,也看到了无人机的高效率。

因此,当植保无人机稳稳落地时,大家纷纷围上覃娇,想要将自家水稻喷药杀虫的活委托给她。原本只是为了给丈夫减轻负担,没想到给自己招揽了大量的“客户”,不仅是附近村民,当地的种粮大户也找到了覃娇,将自家稻田的农药喷洒作业活包给了她。

“去年,我从4月份忙到了10月,‘双抢’的时候有好几天都是通宵工作。”覃娇解释,操控大型无人机对环境也有要求,使用植保无人机喷药的时候不仅气温不能太高,而且对风向也有要求,三级风以内才可以作业,所以覃娇都是凌晨四五点起床,喷到上午十点,再从下午四五点喷到凌晨一两点。

去年,她承接服务的稻田农药喷洒面积达到2000亩,因为早稻、晚稻需要多次喷药杀虫,所以作业面积有1万多亩,收入达到了20多万元。“这不但减轻了我老公种田的劳动负担,而且赚回了买植保无人机的钱后还有剩余!”

不仅如此,覃娇在宁乡市乡村工匠技能竞赛暨植保无人机飞手技能大赛上还获得了三等奖,“我本来是去看我老公比赛的,没想到被领导推荐参赛,还拿了名次”。

她是电网“女飞手”:上高寒山区抢险,保障城乡用电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无人机,成为公司的第一个女飞手,后来开始深化运用、深入研究无人机技术。”说这话的是国网湖南超高压输电公司无人机巡检中心副主任杨嘉妮,她是无人机巡检工作的行家里手,总能看到她在一线奔忙的身影。

有时,遇到突发情况,杨嘉妮得充当“应急抢险”的角色。

“叮——”一段悦耳的手机铃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一次,周末在家休息的杨嘉妮收到某线路发生跳闸的信息,当她整理调试好无人机及配套设备,马不停蹄赶到当地时,时针已经指向了凌晨4点。

由于故障线路地处高寒山区,车辆行驶道路的左侧山体随时可能出现滑坡,而右边就是悬崖峭壁。“崎岖的山路让我头晕恶心,但心里始终惦记的还是随身所带的设备。”下了车,还有一段狭窄陡峭的道路要走,即使是熟悉这条路段的设备主人都心存畏惧,但作为同行的唯一一名女性,杨嘉妮毫不退怯,携带着无人机,在密林覆盖的山道上疾步而行。

无人机在极端寒冷天气下旋翼会结冰,电池利用率急速下降,导致飞机动力不足,飞手需要到达离导、地线更近的高地才能让无人机进行作业。面对恶劣天气,当时杨嘉妮顾不上生理期带来的腰酸与腹胀,毅然向更高的山上前行。“我当时脑子里只想着赶紧把故障找出来,没顾其他。”

4.jpg

操作无人机,需要体力和耐力。

后来,为顺利完成无人机自主快速巡视航迹规划研发工作,一有时间杨嘉妮就和班组成员去巡检现场进行试飞,成功实现了无人机快速航迹全自动规划、巡视现场全自动作业。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深度运用,杨嘉妮还带领她的团队融合高精度地图、点云数据处理分析等技术,构建了输电线路全景数字三维模型,能够自动生成树障报告、交跨报告、近地点报告和树倒模拟报告等;开发了基于树种分析的年度砍伐计划、历史砍伐记录对比等功能,全面提升了公司线路通道管理的综合水平。

从传统的人工巡视到手动无人机巡视,再到现在的全自动无人机巡视,工作几年来,杨嘉妮授权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5篇,同时2020年团队还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4项。“时代在变化,巡检方式会越来越智能,覆盖面也会越来越广,这也鞭策我不断学习新技术,为公司智能运检的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她是初代“女飞手”:开展培训,帮助更多妇女学习无人机

“我应该是益阳市最早接触无人机的一批女飞手。”11月12日,谈论起自己的飞手生涯,汤庆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时间要拉回到2016年,当时,在长沙工作的汤庆接到了来自父亲的电话,原来,家中承包了超过1500亩的稻田,但因为不熟悉现代化农业器械,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和妻子两个人越来越吃力,希望女儿能够回乡帮助父母。

汤庆二话不说答应了,回到了家乡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街道米香村,作为一名年轻人,汤庆希望能够用现代化的方式做一点不一样的农活。

刚好此时,赫山区农机局在全区推广农业无人机,她购买了无人机,并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培训,从理论到实操,接受了系统的无人机学习。

汤庆记得,课堂上,自己按照老师讲解,进行学习无人机操作时,“心情既新奇又紧张”。她解释,无人机十分昂贵,每一次起飞都不敢掉以轻心,每次作业总要再三确认才让它起飞,“就怕操作有失误,导致炸机、撞击、坠落等事故。”凭借着自己的好学、肯钻研,接触无人机一个星期后,汤庆就通过了考试,拿到了无人机驾驶证,成为赫山区的第一代女飞手。

很快,汤庆就在自己的稻田上空进行了飞行。她将精心调配好的除草剂装入植保无人机上的容器内,随后,又在系统内详细标注了飞行区域内的障碍物,设置好了飞行高度和速度。伴随着旋翼的转动,无人机在汤庆的操作下迅速升空,灵活自如地在宽阔的农田上方飞行、盘旋、向下喷出均匀的白色水雾。

“植保无人机操作非常简单,调好药剂灌入箱中,规划好航线,它自己就能一键作业,仅需6分钟,就能完成10亩水稻的飞防作业,不仅省时省力效率高,又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这就是科技的力量。”汤庆告诉记者。

服务完自家的稻田后,汤庆又马不停蹄地为其他农户提供飞防服务,“一天保底收入可以有1000元”。这高额的回报让她萌生了带动农户学习无人机操作的想法。

说干就干,针对周边群众的需求,汤庆先后开展了农业培训20余次、技术推广10余次,培养女性农机能手8名,带动周边70多名群众就近就业。

村民汤芳芳就是其中一员,因为家里有两个孩子要照顾,汤芳芳没法外出工作。得知这一情况后,汤庆多次上门劝说她来农场学习无人机技术,并手把手教学。同时,购买无人机以及考证的费用全部由农场出资,学成后,汤芳芳的日薪不低于400元,还可以使用农场的无人机单独外出作业,参与分红。

“目前,飞手有两种方式取得无人机驾驶证,一种在公司培训后通过考试获得,另外一种掌握飞行技能后积累飞行时长,这对于学习无人机的人来说,算是比较方便的。”但令汤庆感到苦恼的是,无人机保养维修的成本过高,迭代更新快的同时也存在弊端,旧无人机的电池等物品又不能与新一代无人机兼容,这导致使用无人机的成本大大提高,“对于我们普通农户来说,根本无力承担”。不仅如此,无人机在购买回家正式投入使用前,也要经历一系列繁琐的程序:购买多重保险、在民航局登记备案……“这些手续都让农户们望而却步。”

虽然困难重重,但汤庆依旧满怀希望,随着技术的发展,她惊喜地看到,无人机从最初的喷洒农药,已经增加了各项技能,“播种、施肥、查看水稻病虫害等都可以做到了”。

更令汤庆切身感受到技术进步的是,刚开始飞无人机,需要手拿遥控器抬头跟着走,一站就是一天,每天腰酸背痛。“如今技术革新,四四方方的高标准农田,测点预设路线极为方便,还可以自动洒药,解放双手,技术越来越方便了。”

现状:   

火热的“低空经济

”科技飞速发展,航空业的未来已不局限于万米高空。2024年,低空经济成为一个热门词。

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全国实名登记的无人机达188万架,新注册无人机超过61万架,较去年增长了近50%,而仅有23万人拥有无人机操控员执照。有关部门测算,行业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

2023年,民用无人机累计飞行超2300万小时。民航局已批准建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17个、试验基地3个,覆盖城市、海岛、支线物流、综合应用拓展等场景。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最新发文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装备全面融入人民生产生活各领域,成为低空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天空更加繁忙的一天,不可避免地将要来临。”在2023低空经济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樊邦奎的这句话,鲜明地描述了低空经济火热的发展趋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近段时间,国内不少地方抢抓机遇探索低空经济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湖南也不例外。

作为全国第一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省份,湖南近年通过创新机制、多措并举,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出台全国第一部地方性通航法规,引领和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编制实施全国第一部空域划设方案,实现了省域低空空域分类划设、全域覆盖、动态释放、灵活使用;建立全国第一个覆盖全省的低空监视网,综合运用“北斗+ADS-B+5G”三模技术,建成53个地面监视站;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对低空经济产业进行“货真价实”的补贴。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湖南通航飞行时间、经营性通航公司、通航制造业营收分别为改革前的3.33倍、1.68倍、1.65倍。2023年,全省通航产业实现年营收510亿元,全省已有61个通用机场场址获得核准。

湖南的目标是:力争到2025年,全省低空经济领域规模以上企业超20家,基本建成“1+13+N”通用机场网,低空经济总产值达1600亿元左右。2035年,实现“县县有通用机场、乡乡有临时起降点”。

多举措培养综合技能人才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无人机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无人机操控员”新职业的出现,也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与此同时,由于培训周期长、投入成本大等因素,“飞手”岗位“喊渴”,“好手”更是稀缺。

“天空变得愈发繁忙的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飞手’岗位‘喊渴’以及‘好手’稀缺。”重庆智慧农服垫江公司总经理陈明川表示,让一名“飞手”从入门到精通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在培训过程中每人要投入近35000元的成本。执照取得后,企业还要提供场地、设备、物资以及教员等资源,对“飞手”进行二次培训,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注意到,为缓解无人机“飞手”人才短缺问题,湖南各地正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具备实战能力的无人机“飞手”。今年9月,在长沙航空应急救援基地,湖南斯凯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易于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各展所长开展低空飞行驾驶培训项目,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推湖南低空经济加速“振翅高飞”。

不仅如此,相关部门的行动也不可或缺。今年6月29日,湖南省首届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在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举行,努力为航空创新培养更多后备人才。此外,宁乡、汝城、祁东等多个区县也通过开展培训、举办竞赛活动等方式,支持和鼓励培养“飞手”,带动当地无人机培训系统、认证标准、考试系统等相关体制机制的建立完善。

编后:

期待更多女性勇敢“飞翔”,实现梦想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无人机技术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不仅重塑了众多行业的面貌,更开辟了一片属于勇敢探索者的天空。在这片蔚蓝之中,有一群特殊的身影正以不凡的姿态翱翔——她们,就是无人机女飞手,一群用智慧和勇气书写天空传奇的女性。

无人机女飞手的职业之路,远比人们想象中要艰辛许多。她们不仅要面对复杂多变的飞行环境,克服恶劣天气带来的挑战,还要精通无人机操控技术,掌握数据分析、图像处理等多项技能。这背后,是无数次重复的模拟训练,是对每一个细节的极致追求,更是对自我极限的不断突破。她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性别从来不是限制梦想的藩篱,女性的坚韧与细腻,让她们在无人机领域同样能够大放异彩,展现出令人瞩目的专业能力和创造力。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女性职业发展的日益重视,相关政策也在积极支持无人机行业的多元化发展,为女性飞手提供了更多展示才华的舞台和机会。从专业培训的普及到行业赛事的设立,从政策扶持到社会认可,每一步都为女性进入并深耕无人机领域铺设了坚实的道路。这不仅是对女性能力的肯定,更是对性别平等理念的践行。

在此,我们鼓励每一位怀揣梦想的女性勇敢地迈出那一步,去尝试、去探索、去飞翔。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如同一个巨大的风口,为每一个有志于此的人提供了实现梦想的可能。不要害怕挑战,不要畏惧高度,因为在这片广阔的天空下,每一位女性都有机会成为那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编辑:罗雅洁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