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精神忧虑、抑郁难解的时候,你是否愿意诉说并且勇于面对呢?当生活、职场、人际关系的压力积累时间太长,大脑对外界承受能力超标了,身体就会受到莫名损害。
“如果你经常睡眠不好,就要留意自己是否压力过大,需要适时进行调节,或者找心理医生干预处理。”心理科主任医师关念红教授提醒,无论是情绪调节还是心理治疗都依赖于女性自身的积极参与和改变,心理医生只是起引导作用。压力来袭时,不妨多转换角度思考,主动调整个人状态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常见问题一:结婚生子诱发职场危机
在私企工作的伍小姐说:“我不敢生小孩,怕生小孩后,我的职位会被取代。但是社会、家庭却又不断催促我结婚生子,职位与孩子是两难选择。”
支招:预先沟通比抱怨管用
关念红表示,女性在生育前需要做好心理准备,甚至可以跟上司商量好,你产后可能被安排在什么位置。预先知道自己的定位,有所了解和准备,接手新工作时就更容易上手。工作上手后再往前加速度跑就能更快地融入职场。这样总比生完小孩后,位置没有了,你还要抱怨,抱怨的时间越长,不良情绪越容易影响工作效率。“换一个角度思考,作为女性,生育了小孩,把他抚养好,这也是你的成功。转变想法可以减轻情绪压力。”关念红提醒。
常见问题二:职业瓶颈导致进退两难
林小姐在事业单位工作,她表示:“我正处于职业瓶颈阶段,工作几年了,身上的棱角与傲气被磨得很圆滑。以前的职业理想已经被过一天是一天的心态取代。我该如何找回昔日的工作热情呢?”
支招:熬过倦怠期重拾职业价值
关念红指出,职业倦怠各行业高峰期不一样,一般工作5 —7年后,职场人最麻木,很多时候已经没有喜怒哀乐。护士、老师、社工、心理医生等众多的助人职业绝大多数都由女性担当,女性显得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影响职业倦怠的,还包括个人的状况和职业的适配性。
“只要熬过这段倦怠期,在过程中增长自己的能力,最后还是会重拾职业的价值。”关念红说道,在工作中花心思努力完成任务,事情还是会有所改善的,结果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同时,自我调节也是重要一环。学会多一些自我放松,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做运动,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在遇到问题时可以获得他人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