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缪伯英扬名 他们组成了一支特别的志愿者团队

凤网 2017-06-28 阅读数 213323    赞 4

缪伯英。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特别报道

自家人、村里人、热心人奔走呼告

——他们如何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缪伯英扬名

身处和平年代,为何我们要不忘初心,铭记战火纷飞年代里的革命英雄?

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迈向复兴梦想的民族需要时时仰望英雄的丰碑。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湘妹子”缪伯英用一生践行了她的革命信仰;但风雨百年,缪伯英以“青年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慷慨精神,需要人们的重拾和重温。

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宣扬缪伯英英雄事迹的路上,有一批人已经出发。他们四处奔走、无私奉献,为英雄而歌,为时代而歌。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6周年之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走近这个特别的志愿者团队,并采访缪伯英后人,听他们讲述传承英雄精神背后的故事。

正如团队成员、原全国人大代表缪曼聪所言:“造就一位英雄需要付出与牺牲,忘却一位英雄是后辈的损失与不公。宣传一位英雄,是为子孙后代提振精气神”

——这不仅是缪曼聪的初心,也是为了宣传缪伯英而不懈努力过的所有人的初心。 

人物简介 

缪伯英,1899年10月出生于长沙县清泰乡(今开慧镇)枫树湾,与丈夫何孟雄同为革命烈士。1919年7月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初参加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1月,参加由李大钊组织的北京共产党小组,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后,缪伯英积极投身于群众运动。1922年,负责筹备北京女权运动同盟会,推动妇女争取政治和经济上的平等权利。1923年2月,参与领导了京汉铁路北段的总罢工。1925年1月担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任妇委会书记、省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1927年8月,缪伯英前往上海,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中开展地下工作。长期清贫而不稳定的生活,使她积劳成疾,1929年10月在上海病逝。

缪伯英是中国共产党具有较深理论修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干部,而且一直战斗在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学生运动的第一线,她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也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 

 

因为由衷敬佩姑妈缪伯英,缪纯祖一直为宣传其事迹而奔走。(图/吴小兵)

缪伯英侄儿缪纯祖

家庭传承,在缪伯英心中播下革命火种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刘艳 

缪纯祖是缪伯英的弟弟缪立山的第四个儿子。他出生于1936年,缪伯英1929年便已离世,虽然从未见过,但他从小就听父亲讲姑妈的故事,不管是她在家时的日子,还是参加革命后的英雄事迹,缪纯祖都耳熟能详。所以,他对姑妈有着一份由衷的敬佩。

在缪纯祖看来,因为宣传不到位,姑妈缪伯英“被低估、被埋没了”,现在的年轻人大都不认识她。 

曾期待“教育救国”

“我们是教育世家,尤其是我的祖父缪云可,对姑妈的影响很大。”缪纯祖说,祖父是晚清秀才,曾在岳麓书院读书,和杨开慧的父亲杨济昌是校友,两家也是世交。

毕业后,缪云可在湖南省教育司任职,辛亥革命后辞职。

“祖父曾东渡日本,去考察当地的教育机构,想通过教育救国救民。”缪纯祖介绍,祖父回来以后,便在缪氏宗祠附近开办了新式学校,十里八乡的子弟都来新式学校读书。

缪纯祖说:“祖父认为,当时的女子学校,其中又以女子职业学校尤甚,基本是空白。彼时的中国女性缺少受教育的机会,而要解放妇女,就是要让妇女自食其力,要在经济上给她们出路。经济上独立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就会提高。”

缪云可先后创办了三所女子职业学校,分别为长沙县第一女子职业学校、长沙市衡粹女子职业学校、长沙自治女子职业学校,他也成为湖南女子职业学校的奠基人。

杨开慧和缪伯英就在长沙县第一女子职业学校读书,接受新式教育。

为了办好女子职业学校,缪云可费尽心思。他有着明确的教育思路:一方面,要让女性具备谋生技能,比如珠算、编织等;另一方面,缪云可亲自担任语文和历史教员,还开设自然等新式科目,学得好的女学生可以到普通高中和大学继续深造。

缪云可在外面办学培养人才,他同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走上教育救国之路。缪云可的二女儿缪仲英从长沙县师范毕业后便当了老师,小儿子缪立山在成为工程师之前也教过书,儿媳妇万宝龄也是一名教师。

缪云可的教育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下一代,缪伯英同样有了“教育救国”的想法。在父亲支持下,缪伯英前往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希望将来也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1919年夏天,缪伯英以长沙地区考分第一的成绩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她的父母力排众议,使她实现了上北京求学的愿望。图为缪伯英(一排右四)1922年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同学合影。后排右三为李大钊。

共产主义改变中国 

到了北京后,缪伯英看到军阀混战,百姓生活困苦,发现只搞教育是行不通的,后来便加入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坚信只有通过革命、通过党,才能改变命运。

“当时搞革命是很秘密的,不能跟家里联系。但是家人知道她加入共产党后,都非常支持。”缪纯祖回忆,祖父缪云可不仅支持缪伯英,还支持别的共产党员。

“我们有个远房亲戚叫缪先明,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后来缪先明被抓,是祖父将他营救出来。”缪纯祖说,缪伯英是共产党员的事,那时对周边邻居都是保密的。

缪伯英的弟弟缪立山保留了很多与姐姐有关的照片,但在混乱的年代里,缪立山怕这些照片带来祸患,便将它藏在厨房里,解放后才敢拿出来,如今都捐献给了缪伯英故居。

“我小时候看到过父亲藏的照片,里面有一张就是姑父何孟雄的,后面写了‘建立五路同盟,把军阀搞垮’几个字。”缪纯祖说,姑姑、姑父曾共同刻了一个图章,上书“伯雄藏书”,凡是夫妻两人收藏的书籍,都盖上了这个章。不过,两人曾经生育的两个孩子都在战乱中下落不明,就更遑论这小小的图章和藏书,如今也都不见了。

在缪纯祖看来,因为宣传不到位,姑妈缪伯英“被低估、被埋没了”,现在的年轻人大都不认识她。

“姑妈加入共产党时,全国只有41名党员,她是第一位女党员。”缪纯祖说,那时全国有四个共产党小组,北京、上海、湖南和旅法,毛泽东就在湖南小组里,何孟雄则是北京共产党支部的第一任书记。他姑妈缪伯英则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支部,支部里有4名共产党员。

缪伯英还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女工部长,是第一个全国妇女运动的领导者和先驱。“我以前在北京读书时听到过关于缪伯英开展妇女运动的宣传,后来反而弱化了。”缪纯祖说。 

 

缪伯英故居如今只有缪俊杰(左一)一个工作人员,他除了要负责讲解,还要承担起打扫、维护等工作。(图/吴小兵)

缪伯英侄孙缪俊杰

缪伯英故居守护人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刘艳 

1942年出生的缪俊杰是缪伯英的侄孙,缪纯祖的侄子。从2005年开始,他便担任缪伯英故居的讲解员——实际上,缪伯英故居只有他一个工作人员。

每天早上8时,缪俊杰便准时赶到故居,如果游客不多,下午5时他便关门;如果游客多,则会多开一会。他曾将自己的愿望写成书信,连同缪伯英的资料一起寄给了时任全国人大代表缪曼聪。

在多方努力下,缪伯英故居成为红色旅游点,门前也有了平整的水泥路——作为后人,他不希望缪伯英和她的精神就这样被遗忘。 

邓小平要求“把缪伯英故居保护好”

“我从小就住在这里,原貌我都还记得清楚。”缪俊杰回忆,缪伯英故居原本占地面积很大,一家子人都住里头。后来人口少了,村里就拆了故居后面的一块地方,建起人民公社食堂。此后,食堂拆掉重建,成了村民的住房。

缪俊杰说,这所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房子只剩下了三分之一的面积,再后来,又有村民想建房子,还想来拆故居。

“幸好,1982年邓小平下文,并在1982到1984年间连续三年派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过来,说要把缪伯英故居保护好。”缪纯祖告诉记者,邓小平当年下文时说:“缪伯英是党的创始人,中国妇女运动先驱,是革命先烈,她为党为国作了许许多多有益的工作,她的故居要保持下来。”

就这样,缪伯英故居才避免了被拆的命运。

2004年,缪俊杰将缪伯英的事迹和目前故居的情况,通过信件的形式告知了和自己并没有亲戚关系的缪曼聪。

缪曼聪是全国人大代表,缪俊杰希望她能够帮帮忙,将这封信和相关材料带到中央。

缪曼聪答应了他,并将之整理成提案带到北京,且在全国两会获得通过——中央批准成立伟人故居。

缪伯英故居内景。(图/吴小兵)

缪伯英故居。(图/吴小兵)

“守护故居,需要接班人” 

2005年,缪伯英故居成为红色旅游点,缪俊杰便开始担任讲解员。

“还是太简单了,最初这里没有厕所,我就在路边修了一个。这附近也没有公园,游客吃饭的地方都没有。”缪俊杰介绍。

缪俊杰说,故居并没有和旅行团连上线,来参观的游客都是自己过来的,其中以湖南的居多。也有政府机关组织参观,去年有一次来了武警部队的官兵,差不多有600人。“有些游客对我讲,缪伯英这么伟大的人物,故居太寒酸了。”

游客不断地有,而工作人员只有缪俊杰一个,讲解、打扫、维护,都是他一个人。

缪俊杰年纪大了,可没人能帮他。大孙子在越南,小孙子在杨开慧故居上班,孙媳妇在公交车站上班——要寻接班人,他希望越南的伢子能回来。

缪俊杰守着故居,2005年时有60元工资,去年7月,长沙县文物局将他的工资调整到了800元。可是,缪俊杰直言,他并不是为了这一份微博的薪水才一直守着老宅的。

“1924年,缪伯英为躲避抓捕回到故居;1925年,毛泽东到这里开过会。这所故居是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只是,对缪俊杰而言,他尤为感慨的是,1927年8月,缪伯英和丈夫何孟雄前往上海,继续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中开展地下工作——而那一次离开,是她和故居以及故乡的永别。

“作为后人,总想为她再做点什么。”缪俊杰最大的希望,是能够把故居的配套设施建起来,最好恢复之前被拆掉的部分,“故居以前的样子,我没有忘记”。 

 

朱有志

正厅级村支书的“新事业”:传承缪伯英精神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李诗韵 

当过大学校长,曾是省政协常委,担任过省社科院院长……8年前,正厅级干部朱有志向长沙县委书记“讨”了个村官当。如今,他是长沙县开慧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期间,他拒绝了兼任年薪百万的民营大学校长,一心一意做好村官,带领村民讲“杨开慧故事”、发展村集体经济。

不过,对这名有着43年党龄的老党员而言,“年轻一代对女党员的认识仅停留在杨开慧身上是不够的,熟悉缪伯英,也是对共产党事业的忠诚与热爱。

这句话,朱有志挂在嘴边多年。继宣传杨开慧之后,他再度开启了讲述缪伯英英雄事迹的旅程…… 

介绍完“开慧”,又宣传“伯英”

“你们现在去缪伯英故居参观,还能看到我当年的题词。”2009年12月,时任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的朱有志,正式兼任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在杨开慧故居参观完,朱有志来到了缪伯英故居所在地——飘峰村。

这里的村民熟知缪伯英的英雄事迹,热情地向他诉说着这位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的故事。

“优秀党员是有共性的,缪伯英信仰坚定、勇敢无畏的精神需要传承下去。”在缪伯英的事迹里,朱有志有了更多对党的感悟,于是,他自愿成为缪伯英精神的传承人,希望让更多人熟知她的故事、传承她的精神。

2010年4月,朱有志为缪伯英故居写下一段简单的题词。尽管这段题词仅是用一支钢笔写在一张白纸上,但7年过去了,这张题词一直被压在缪伯英故居桌台的玻璃下。

“当村干部的8年里,只要有人来参观杨开慧故居,我就一定会带他们再去看看缪伯英故居,也听听她的故事。”朱有志说,“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女大学生、女党员,到了‘开慧’,就应看看‘伯英’。” 

修路推广,他以“五心”宣传缪伯英

缪伯英故居,坐落在开慧镇飘峰村一个小山冲里。故居坐北朝南,呈三合院式布局,占地530平方米。然而,尽管这里距离毛泽东夫人杨开慧的故里仅十多里,并于2011年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但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并不多。

“交通不便、道路不平等问题也制约了缪伯英故居的推广。”此前,缪伯英故居门前只有一条凹凸不平的沙石路,2013年,朱有志向镇政府提议“修一条平整的水泥路”。

这一提议很快得到了政府支持,如今,穿过一条水泥小道,便可到达缪伯英故居。

今年5月,湖南作家王杏芬撰写的《青春•缪伯英》一书发布,朱有志第一时间看完。

带着这本“缪伯英故事”,朱有志再一次提笔,为书写下“五心”箴言——维护正义的童心、向往光明的诚心、坚信“马列”的初心、以生许党的忠心和直至胜利的信心。

“要抛开功利心,我们才会更进步。”朱有志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在宣传缪伯英故事的过程中,他有着深刻体会——“有些同志强调如今要走经济时代路线,哪怕是正能量的宣传工作,都要先讲经济报酬。这是绝对的误区!”

朱有志希望,今后,他能带着“五心”继续宣传缪伯英故事,让更多年轻一代受到革命情怀的感染,继续前行,不忘初衷。 

 

缪曼聪。(图/吴小兵) 

为了缪伯英,他们自愿组成一支队伍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郭茜 

十多年前,时任全国人大代表的缪曼聪在收到缪伯英侄孙缪俊杰的一封来信后才知道,这位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居然出生在长沙县开慧镇枫树湾村。被缪伯英的英雄事迹深深震撼的同时,她也感到了一份沉甸甸地不安。作为一名入党多年的女共产党员,又是缪伯英的家乡人,自己尚且是在机缘巧合下才了解到缪伯英的英雄事迹,那当下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位女英雄呢? 

“她应该得到敬重与传承”

在参加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期间,缪曼聪以“关于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缪伯英加强宣传、修葺故居的建议”为题递交了议案。

此后,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以湘办(2005)24号文件对她的议案作了批复。此举也直接促成了缪伯英故居的对外开放。

“缪伯英不是因为身无分文而投身革命,也不是因为一时感情冲动而加入中国共产党。深刻的教育背景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她是一位不该被遗忘的伟大母亲,理应受到后人的敬重与传承。然而,如今亲人们摸不到她的遗骨、老乡见不到她的墓碑、年轻人听不到她的故事、就连许多共产党员都不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是谁……”缪曼聪一直希望让更多的人认识缪伯英,不让英雄就这样被遗忘。

令人欣慰的是,在宣传英雄的路上,她并不孤独。

近年来,一批被缪伯英的英雄事迹所打动、抱有同样想法的人走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团队。没有任何政策和资金支撑,大家自愿参与、自掏腰包,在宣传缪伯英的路上艰难行进,却始终无悔。

陆青明收集的1981年《中国妇女》杂志对缪伯英的报道。

在各地档案馆、缪伯英的亲人中多方辗转,陆青明收集翻拍了大量缪伯英与丈夫何孟雄、儿子何重九的影像资料。

宣传缪伯英,他们在路上

开慧镇人陆青明在老家扫墓时,无意中发现缪伯英故居前不起眼的矮碑,才知道家乡竟有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邀请了全国各地很多朋友来参观,所有人都感叹缪伯英的故居这般残破,与她的历史地位完全不符。这使他感到自己必须要为缪伯英做些事情。之后他成立了湖南扬名文化传播公司,只做一件事,便是用一切手段宣传缪伯英,让英雄扬名。七年来,为了宣传缪伯英,他放弃了自己原来手头的事情,耗尽家财艰难奔走。

由于年代久远和历史原因,与缪伯英有关的遗物和史料并不多,有些甚至已经丢失;清楚那段历史的老人越来越少、烈士的后代杳无音信。

为了复活一个沉睡了一个世纪的伟大女性,他在北京、上海、湖南、湖北各地档案馆、党史办辗转无数次,“关于缪伯英的资料,全国任何档案馆可能都没有我收集的齐。”

这些丰富扎实的史料,为作家王杏芬后来创作《青春·缪伯英》提供了大量素材。

儿子陆帆原本有一份不错的工作,看到父亲为了宣传缪伯英四处奔波、因病住了院,他索性辞职来帮父亲,很长时间工资都没发。他说光是跟着父亲去缪伯英故居,为作者送资料,他就已经记不清跑了多少趟。

孙纯妹是后来加入到这个团队中来的,当时的扬名公司运营困难,最初筹划的为缪伯英拍摄红色电影的计划也因为资金、剧本等原因搁置。

明知宣传缪伯英是件很难有个人回报的事情,50多岁的孙纯妹仍然说服家人,拿出积蓄支持扬名公司的运行。她说自己的这点付出,比起缪伯英一家为了革命做出的牺牲算不得什么。

刘慧科是一名老党员,作为搞技术的高级工程师,退休后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开启了事业的第二春。为了宣传缪伯英,她放弃了公司的经营管理,全身心投入到这个团队中。

为了查阅整理缪伯英的资料,60多岁的她像年轻人一般整日泡在电脑前,以至于眼睛晶体脱落,视力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支持缪伯英电影的先期剧本筹备,她甚至瞒着家人拿出百万积蓄来先期垫资,至今没有获得一分钱回报。

同样有着40多年党龄的刘根林,退休后也一直为着缪伯英的宣传活动出谋划策、跟随团队四处奔走,“有什么事情打个电话我就过来了,车费、油钱的都是自己贴,从不去想回报这件事。就感觉宣传缪伯英就是我的一种使命,毕竟作为一个搞宣传工作多年的老党员,我过去竟然也对缪伯英所知甚少,很惭愧,觉得自己有一种责任”。

还有缪传来、周文浩等一些年轻人,都是放弃了自己原有的手头活,克服家庭困难,热心投身到这个团队中;虽然看不到回报,但宣传缪伯英已经成了他们的一种习惯。

志愿者队伍一天天在扩大,人民银行退休老同志高级会计师杨丽安同志应邀来了,第一个表态是:我为你们的献身精神所感动,在你们没有收入之前我也不要拿工资…….

《青春•缪伯英》发布会。(图/吴小兵)

不忘初心,铭记“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

正是他们多方奔走呼吁、筹措资金,这才促成了第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缪伯英的传记类文学作品《青春•缪伯英》的顺利出版,湖南省委原副书记文选德亲自为该书做序。缪伯英故居的修葺工作也获得了湖南省文化、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已牵头组织相关单位部署落实人大、政协关于进一步完善缪伯英烈士故居修葺议案的具体方案。

未来,除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这支为了缪伯英而组建的团队还在积极筹划、多方联系,争取更多支持。他们希望借助社会的力量,帮烈士恢复故居原貌,在故居修一坐衣冠冢、塑一尊烈士像,让子孙后代瞻仰她的英容笑貌、记住她的英雄事迹,、承她的革命精神。此外,他们还想给烈士献上一首属于她的歌、演出一台以她为原型的戏剧等等。

从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行长岗位退下来近十年,年近七旬的缪曼聪为宣传缪伯英而四方奔走,在各项纪念活动中向党员群众宣讲缪伯英的事迹,向有关部门呼吁支持、向社会各界推介《青春•缪伯英》……她满腔热情地从事纯志愿服务,只为感恩于先烈、积德于人生。她说,家人越来越担心她的身体能否支撑,她自己也感到体力、精力都已超负荷。但为宣传缪伯英、为感恩无怨无悔支持缪伯英的党员和群众,她还有许多的放不下。

“造就一位英雄需要付出与牺牲,忘却一位英雄是后辈的损失与不公。宣传一位英雄,为子孙后代提振起一种精神……”这不仅是缪曼聪的初心,也是为了宣传缪伯英而不懈努力过的所有人的初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