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Climate KIC on Unsplash
有报告指出,90后晋升快的重要原因是跳槽多,对此业内人士认为——
【焦点关注】跳槽就升职加薪?未必!
从初入职场到如今日渐成为职场主力,90后的职场表现总是舆论焦点。在与“前辈”的对比较量中,各种评判纷至沓来,而“喜欢跳槽”几乎是90后不变的标签。
日前,一项基于大数据发布的《中国千禧一代商业决策者洞察》报告,再次让“跳来跳去”的90后引起话题讨论。根据这份报告,在从基层到总监级别的升职过程中,和60后、70后平均需要10年之久相比,90后的晋升速度加快,仅需4年,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跳槽多。
对此,不少人力资源从业者认为,跳槽是个“技术活儿”,即使通过“包装”在跳槽时获得了职位和待遇的提升,后期无法胜任工作依然难以得到长久的职业发展,过于频繁的跳槽经历是减分项。
年轻人的流动性大
采访张怡静时,碰巧是她辞职的第二天。这个月,她将入职上海另一家公关公司。
“跳槽说明自己还年轻,经得起折腾。”1991年出生的张怡静觉得,跳槽是保持竞争力、维持工资议价能力的方式,无法做到父辈那样“在一个单位干一辈子”。
201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的4年间,张怡静一共换了3份工作。“公关行业,很多情况是要跟着客户资源走,有节奏地‘跳’,才能不断学到新东西。”
此前,智联招聘针对2018年白领春季跳槽意愿的调研显示:93.2%的白领有跳槽意向,53.9%的白领不满3年就要跳槽一次,35.9%的白领认为频繁跳槽意味着更多的可能和机遇。
27岁的“码农”刘子豪在北京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上班。进入公司的第3年,他已经自称“老人”,在他的描述中,“很多同事工作一年不到就走人了”。
上个月竞聘负责人岗位失败,坚定了刘子豪跳槽的决心。身为“985”院校毕业的硕士被工作1年不到的1996年出生的“新人”击败,这让他感到“很不爽”。
对于90后“不爽就走”的行事风格,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的80后高级总监郑友平深有体会。他所在的公司,年轻技术人员的流动性很大,“能坚持4年不‘跳’的比例很低”。他解释称,技术类专业通用性强,“好找下家”。
无忧精英网日前发布的《职场精英2018年春季跳槽意愿报告》也显示,IT互联网行业的白领“跳槽率”较高,金融、房地产、汽车行业紧随其后。
跳槽涨薪并非是个人能力增值
跳槽理由林林总总,但归结起来还是为了工资和职业发展。
“只要胆子大,翻倍都不怕。”张怡静的两次跳槽,每次加薪近乎50%,月薪已经从最初的5000多元提升到1.2万元。她也曾尝试在原公司要求调薪,但不是遭到婉拒,就是涨幅达不到预期。
刘子豪告诉记者,身边同事跳槽后升职加薪的不在少数。“面试能力强的人,跳槽时更容易谈出好价钱。”他解释说,像自己这种业务能力强,但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的人,跳槽后涨薪、晋升的空间和可能性很大。
在北京一家国有银行工作的李菲菲向记者介绍了另一种跳槽加速升职加薪的情况。
她的一些同事在积累了一定客户资源后,从“四大行”跳去民营银行或信托公司,往往也能迅速涨薪。在她看来,“大公司做人,小公司做事”,在大公司“吃得开”不仅要靠能力,还受资历、人际关系等影响,但小公司往往更实际,看重员工创造价值的能力。
“互联网行业每年都会因为资金涌入产生井喷式蹿升,很多时候,并非是个人能力增值,而是新入职的公司正处于某个命中趋势的位置,所以入职的初始待遇被资本环境整体催高。”在北京一家小型互联网企业工作的90后刘鹏认为,跳槽加速涨薪的背后,也与求职者所处的行业大环境有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互联网企业会出现新员工比老员工薪水还高的“薪酬倒挂”现象,而这种现象在传统行业很少出现。
频繁跳槽是减分项
跳槽加速升职加薪的背后有一种确实存在的职场现象,即跳槽加薪往往高于内部调薪,“外来的和尚”似乎更好“念经”。
而这也是刘子豪一直以来的困惑。他向记者举例,公司之前有一名研发人员月薪9000元,提出涨薪2000元,公司没同意,后来这个同事跳去别的公司薪水涨了五成,然后人力部门用1.3万元又招了一名新的研发人员,“为什么公司宁愿花更多的钱招一位新人,也不愿满足老员工的涨薪要求呢?”
做了8年HR的严丽萍这样解释,每个公司都有固定的薪酬制度,一般每年的涨薪幅度是稳定的。一旦有员工通过辞职施压的方式获得加薪,就会给其他员工造成心理波动,特别是同期入职的员工,从公司管理的角度出发,这比高薪重新招人的成本大得多。而且,健康的员工体系需要流动,新员工加入对工作环境也有正面影响,能产生“鲶鱼效应”。
在她看来,跳槽涨薪幅度较大通常是因为存在“信息溢价”,特别是在一些新兴行业,这种情况会更常见。
严丽萍的说法得到了人力资源专员陈琪的证实。“老东家知道你的底细,有相对明确的定价范围,而新东家只能订一个宽泛范围,作为招新人不可避免的成本和风险,这就给溢价留下了空间。”陈琪说,有时,求职者原任职公司有很多在做相同领域的人,但新公司在这一领域碰巧是空白,那他所具备的能力和经验就具备了不可替代性,也就给加薪提供可能。
不过,严丽萍和陈琪都明确,即使在跳槽时通过包装和面试表现获得了与实际能力不符的待遇和职位,后期无法胜任工作依然难以得到长久的职业发展,跳槽是个“技术活儿”,过于频繁的跳槽经历在简历上肯定是减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