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欣、曹兴洪、陈东、李长军(从左至右),这四个真性情的汉子,便是湖南中烟的“扶贫F4”。
出品:今日女报谭里和工作室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章清清
47岁的曹兴洪做梦都没想到,在卷烟厂工作了大半辈子的他,在不惑之年,名字会和郴州市宜章县的一个偏远山村联系在一起。
一年前,他带着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湖南中烟”)扶贫工作队的3名小伙伴——李长军、瞿欣和陈东,来到了宜章县最偏远贫困的关溪乡东源村。一年后,四名党员让这个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集体年收入从2万余元跃升至80余万元;共享经济、电商平台、“品牌英雄联盟”、红色文化等新鲜名词,很快成了村民的口头禅;游客纷至沓来,在村头一栋栋古朴的民宿流连忘返……他们究竟做了什么,让贫困村在短时间里旧貌换新颜?他们又给村子带来了哪些致富“秘籍”?跟着今日女报谭里和工作室记者一起去看看!
驻村扶贫:跑成“泥腿子”,提出“金点子”
深藏在罗霄山片区的东源村,有25个自然村639户2875人,其中贫困户162户704人,属湖南省级贫困村。
从宜章县城出发,汽车在山路上要颠簸近两个小时才能到达东源村。交通条件奇差,又属于石漠化山区,人均只有三分田,许多村民住在危房里——湖南中烟扶贫工作队进驻之前,村里甚至没有一条水泥路。
“没路又缺水,你说怎么会不穷。”湖南中烟扶贫工作队队长曹兴洪说,2019年初,他们组织郴州市楹联学会的人免费为村民写对联。村民们捧着红纸黑字的对联高兴得合不拢嘴,挑来一筐筐无污染的农家肥白菜,以10元一筐的价格卖给了写字的城里人。这十来筐白菜是农民辛苦劳作的收成,可它们每筐也只值10元钱。
“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曹兴洪说,从那天起,他和队员们就下了“一年内让东源村脱贫”的决心。
和时间赛跑,跑成“泥腿子”、提出“金点子”。工作队在调研“会诊”中找到了东源村贫困的“病根”:道路不通导致产业基础薄弱、村集体经济薄弱。
“此前,茶叶、蔬菜种植是村里的主要产业,但是优质的高山茶叶没有品牌,只能当原材料卖,价格很低;蔬菜也好不到哪里去,交通不便导致种植户连续三年亏损;2017年,村集体只有2万元的‘家底’。”曹兴洪说,修路,成了摆在扶贫工作组面前的首要任务。
修路引水:开对“药方子”,解决“病根子”
实际上,东源村村民盼修路已经很多年。最偏远的鲁塘村山高路陡,村民从外面拉回来的物资都只能运到村边,然后肩挑手提,走上好一段路才能到家。但修路要村民集资,大家都穷,路便一直修不起来。
2018年4月,曹兴洪得知一条重要信息——县里即将启动村组道路计划,但只修40公里。机不可失,他立刻和负责项目的陈东赶到宜章,跑县政府、交通局、扶贫办、公路局……有时找不到人,有时材料不全,他耐着性子,一趟又一趟的往返。
曹兴洪还迅速召开村民会议。原先修路基全部由村民出钱,现在村民只要出一半,由中烟公司奖补一半。集资工作完成,工作队员再跑规划局、发改局,让东源村的公路项目进入县里的规划库,并最终争取到县财政10.2公里村组道路配套资金。
2018年夏天,往日沉静的东源村突然热闹起来。同一时间,村里两条道路加宽,4条通组水泥路开工建设,3条公路路基开挖。同年12月底,偏僻的鲁塘村也通上了水泥路。
曹兴洪说,通车那天,村民们开心地放花炮庆祝,还给工作队送来用红纸写的感谢信。信上写着:“感谢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修好了路,是真正解决了我们的永久性难题。”
路修好了,水怎么引?关溪乡是石漠化山区,有雨也不蓄水,村民用水困难。上世纪七十年代,关溪人民用近16年时间,历经千辛万苦修建了一条43公里的水渠——雄关渠,从山上引水,解决饮水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雄关渠老旧失修,逐渐失去了引水的作用。村民喝水都困难,更别说发展村里的农业了。
一开始,扶贫工作队想修复雄关渠,还特意从长沙请来专家算预算。“后来发现要花近1个亿,造价太大。”曹兴洪说,又经过反复考察研究,最终投资数百万元在水源地建起容量15方的蓄水池,把水引入了东源村的家家户户以及农田水渠。
11月9日,81岁的老支书范国春带着今日女报谭里和工作室记者在村里转悠,他开心地说:“过去我们这里是山穷人穷、水尽路断,没有希望。如今是青山绿水,好兴旺啊!”
品牌联盟:鼓了“钱袋子”,迈上“好路子”
路修了、水通了,但要拔除“穷根”,还得用好时代“药剂”——不一味苦干蛮干,而是顺应潮流、打开思路,用创新精神带领村里人致富。
一眼看去,东源村除了青山绿水,几乎没有其他优势资源,但科班出身、起步于生产一线,从湖南中烟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曹兴洪说:“土地资源就是农村的优势资源,把土地用活就能变废为宝,我就瞄准了这里的青山绿水。”
思路决定出路,扶贫工作队先后为东源村引进了生态紫米种植和油茶树两个项目。
紫米口感香糯,含丰富微量元素,每公斤价格比普通大米高出10多元。东源村种植了100多亩生态紫米,不施农药化肥,用山泉水浇灌,2018年共产5万斤紫米。湖南中烟消费扶贫出资购买一部分,再通过电商销往全国,网上最高卖到28元一斤,且销售一空。
油茶种植方面,扶贫工作队与全国最大的种植油茶公司中联天地合作,并流转了1160亩山地给企业。农户可以自己种植油茶,企业免费供苗、提供技术,还负责销售。“也可以到企业来做事。当地有五六十岁的贫困户来务工,每个月收入1000多元,有时2000多元,而且还能照顾家庭,他们非常满意。”2018年底,东源村集体年收入增长到21.864万元,全村贫困发生率由6.28%降至0.8%,实现了“脱贫摘帽”。到2019年,村集体年收入更是跃升至80余万元。
“脱贫摘帽只是第一步,关键是要让东源村搭上‘致富快车’!”曹兴洪倾注满腔热血,今年2月,湖南中烟树立“品牌英雄联盟”扶贫理念,工作队在湖南中烟党组主要领导的协调下,引进拓维信息、步步高集团、上海烟机、浦发银行、中联天地、深圳中联创投、湖南宝信云建筑、华宝集团、中科院华南植物所等企业,共同参与到东源村的扶贫工作中。其中,中联天地、深圳中联创投基金还分别成立宜章中联天地分公司、东之仙生态旅游公司,直接对接东源的扶贫产业。
智慧农场
共享菜地
当地民宿
曹兴洪还发动公司里热心的小伙子,几天功夫就鼓捣出“东源趣味共享农场APP”,搭建起东源村的微信公众号,过去卖不出去的茶叶等农特产品,通过湖南中烟团队参与包装设计、品牌营销,借电商平台之力销往全国各地。此外,“智慧农场”、“共享菜地”、民宿旅游等项目陆续上线,东源村的旅游“富矿”得以发掘。“两茶一叶+互联网+旅游”的“2111”产业格局全面形成,东源村去年通过网络销售了200万元的农产品,为此,宜章县商务局还奖励了东源村5万元。
不忘初心:扶贫真汉子,暖人心窝子
喜人的成绩背后,是扶贫工作队4名汉子的初心和付出。597,是曹兴洪来到东源村的天数;36,是曹兴洪一天最多时候接到的村民电话。
“我们4个人的电话号码从进村第一天起就贴到了村贫困户家里,叮嘱他们有事打电话。”曹兴洪说,从此,他们的手机就成了“热线”,无论大事小事、份内份外,村民都向他们求助,经常晚上11点还有电话过来。
“这是我参加精准扶贫工作4年中最苦最累的8个月,瘦了十多斤。”副队长李长军在谈到东源村的帮扶工作时说。
而队长曹兴洪更是经历了家庭和事业的两难考验——2018年9月底,他的妻子罹患急性肿瘤,先后在医院进行了3次化疗,但曹兴洪却因为扶贫任务繁重,很少能陪伴左右。他只能在寂静的夜色下,在一百多公里之外的扶贫村里,默默祈祷妻子平安。今年6月,曹兴洪的女儿参加高考,他也因为扶贫,一两个月才见她一次。至今说起,曹兴洪仍愧疚不久。
“没有她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不可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扶贫工作中,我很感激她们。”曹兴洪说,再过一段时间,他一定会接妻女到村里看看,那时候,他们正在开发打造的“东源小镇”项目就建设好了,那时候的村子也会更富、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