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两次入狱,九旬母亲苦等5年!是什么让他浪子回头,逆袭成种桃大户?

凤网 2020-05-26 阅读数 24201

出品:今日女报谭里和工作室

文、图、视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欧阳婷

5月20日,正值小满,谢振宗种下的30亩桃树已经开始挂果——请来的工人在山坡上除草,他自己也没有闲着,拿起剪刀为桃树剪去多余的枝条;而91岁的母亲尹水仔已经习惯性地朝着儿子回家的方向坐着。这样,儿子回来了,她第一时间就能看见。

今年47岁的谢振宗是株洲市攸县黄丰桥镇晓曙村人,是家里最小的孩子。

5年前,谢振宗第二次刑满释放,成为村民“不敢招惹”的人,只有尹水仔是唯一等着他的人;5年过去,谢振宗成了镇上有名的种桃大户,更是让不少人竖起大拇指称赞的“孝子”。

“我不想再让妈妈担心,想让她享清福。”谢振宗告诉今日女报谭里和工作室记者,改变自己的人就是母亲——出狱前,母亲一直在等他;出狱后,他想重新振作,陪伴妈妈。

母亲感化,“浪子”回头

“现在想想,还是太冲动了。”5月20日,回想起两次入狱的经历,谢振宗说,如果能在犯错前冷静想一想,也许如今会是另一番光景。

1995年,谢振宗和朋友们一起,在工作的煤矿上与负责人发生了争吵,之后动起了手,结果导致一人死亡。因为不是主谋,他被拘留5个月后释放,随后外出打工。

2008年,谢振宗回到晓曙村,不甘心的他带着一把自制的枪械找到了当年的煤矿老板,希望讨一个说法。结果在争吵中,枪突然走火,导致煤矿负责人的堂弟受伤。而这一次,谢振宗因为制造枪支和故事伤人两项罪名,被判入狱5年。

4年后,因在狱中积极改造,谢振宗提前一年出狱。可没想到,第二年,他又和煤矿负责人发生矛盾,被认定为“寻衅滋事”,再次被判入狱一年半。

谢振宗服刑期间,尹水仔拒绝与另外两个儿子一起居住,宁可独自一人住在土砖土瓦的老房子里——她要等小儿子回家。

2012年刚入冬,85岁的尹水仔听到谢振宗的哥哥谈及谢振宗在监狱里经常感到冷,思儿心切的她决定瞒着家人,给小儿子去送过冬的衣物。

一天,凌晨3点不到,尹水仔就起了床,拎着提前准备好的衣物,独自一人徒步赶到黄丰桥镇,准备搭最早的班车前往县城,再转车到监狱。

可没想到,等到尹水仔到镇上时,天还没有亮,班车也没发车。寒风生硬地刮在她的脸上,气温也很低,为了取暖,她只能窝在路边的稻草堆里避寒。

天色渐渐发白,在稻草堆里睡着的尹水仔被镇上的亲戚看到。得知她的目的后,大家极力劝说,她才答应让其他孩子给谢振宗送衣服,自己先回家。

2015年1月,谢振宗出狱。他得知这件事后,十分后悔:“妈妈从小对我就特别好,什么好东西都给我留着。”

想着为自己操心了一辈子的母亲,谢振宗决心一定要改过自新,让妈妈过上安稳的晚年生活。

“蚂蟥”创业,举步维艰

谢振宗刚出狱,他原本的老房子已经因为两个哥哥建房而被推倒。他不愿意麻烦兄弟,于是带着行李,住进了村里的一座庙里。尹水仔不顾小儿子的反对,默默地跟着他,也住进庙里,照顾儿子的生活。

就在谢振宗苦恼如何挣钱的时候,时任村支书廖江不仅将他的情况报告给了时任镇党委书记的武志勇,还和村委会成员商量,将谢振宗母子接到了村委会办公室后面废弃的小学居住。不久后,村委又将母子俩安置到一户镇政府所有的民房里。

为了鼓励谢振宗重新振作,廖江拒绝了将他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申请:“你这个年纪,正是闯事业的时候,若你成了贫困户,很容易丧失斗志。”

为此,武志勇也经常带着时任派出所所长尹朝晖找谢振宗谈心:“你现在一无所有,干脆尝试发展养殖业吧!”

在武志勇和廖江等人的支持下,谢振宗决定和村里其他农户一样种植黄桃——不过,他不像其他人一样在田里种植,而是选择了山地。

然而,第一步总是艰难的。

“我带着已经盖好公章的租地协议去村里找人,希望对方能够把地租给我。”接连敲开好几户人家的门,刚聊到正题,大家就纷纷拒绝。

原来,因为多次入狱,村里人给谢振宗取了一个外号——“蚂蟥”,形容他像害虫一样。平日里,谢振宗走在街上,也只有几个人会远远地打一声招呼。所以这一次,大家都不相信他会“改邪归正”。

在向村委会定期汇报自己的情况时,谢振宗把这个困难说了出来。看着苦恼的他,前任村秘书唐友真主动提出,将自家的30亩山地租借给他,并提出在黄桃树种下的前两年,不收取任何租金。同时,他们还约定,如果不是因为谢振宗自己的原因导致果园没有收成,同样也不收取租金。

在众人的期盼和母亲的支持下,谢振宗开始了自己的种桃事业。

祸不单行,屡败屡战

2016年3月,为了节省资金,谢振宗在哥哥姐姐们的帮助下,种下了1023棵黄桃树苗。但就在他满怀希望的时候,因为不懂种植技术,树苗在3个月后枯死了一大批。

尹水仔害怕儿子从此一蹶不振,时刻关注着儿子的状态,鼓励他另谋出路。

恰逢此时,一直鼓励谢振宗的武志勇和尹朝晖等人被调离黄丰桥镇。备受打击的谢振宗为了不让尹水仔担心,依旧和往常一样,白天到黄桃基地干活,晚上再回家陪母亲说话。

临行前,武志勇找到了谢振宗,他说:“你如果现在就放弃了,以后也难找到谋生的路子。”但同时,他又拜托继任的镇党委书记何刚华,让对方继续关注谢振宗的情况。

不久后,何刚华带着新任司法所所长洪浩来到了谢振宗居住的地方,询问情况的同时,还给了他一颗“定心丸”:“你放心,武书记走了,还有何书记,何书记离开了,后面还有其他书记,我们肯定会帮你。”

洪浩查看桃林后,认为是谢振宗的种植技术还不成熟导致。于是,2017年,在谢振宗补种了桃树苗后,洪浩从炎陵县请来了一位师傅,手把手教谢振宗种树——这一回,桃树的成活率达到了95%。

再次种植黄桃,谢振宗有了清晰的目标:要种有机黄桃。为了保证黄桃的质量,在师傅教学的基础上,他选择了有机肥作为肥料,甚至除草也是人工,而不是使用除草剂。

儿子在桃园干活,尹水仔也没闲着——打扫卫生、准备饭菜……即使谢振宗多次叮嘱,可以等他回家下厨,但尹水仔坚持用自己的方式给儿子鼓劲。

2018年,种下的第一批桃树结出零星几个黄桃,尝过的人都夸好吃,“味道比田里种植的要好,脆、甜、汁水多,桃子味道很浓郁”。这让谢振宗开始有了信心。

可没想到,2019年,黄桃成熟的季节,连着两个月的大雨让树上的桃子全部掉落,原本预计3万余斤的收成最终只剩下110斤左右。好在谢振宗没有丧气——“当时,我种植的黄桃以15元一斤的价格销售一空,村里其他人家的黄桃8元一斤都没人买”。

洗心革面,村民佩服

2020年,谢振宗不仅将有机肥料升级为有机菌肥,还在桃林里养殖了4只鹅和50只鸡。

如今,黄桃树已经挂果,青涩的桃子掩藏在桃叶下。63岁的村民谢宗成告诉今日女报谭里和工作室记者,从2018年开始,他就来黄桃基地干活,一年只需要做40天,可以挣得6000元钱。

“刚开始,我们都不相信谢振宗真的变好了。”谢宗成的家里比较困难,有两个老人要供养。当初谢振宗找上门来时,他还抱着怀疑的态度,但看到谢振宗每年都能不差一分钱地将工资发给自己,他渐渐打消了疑虑。

“我知道穷的滋味,所以我想尽可能地帮助比我更困难的人。”除了请谢宗成除草,黄桃套袋的时候,谢振宗也会叫上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生活困难的村民来做工,“套一个袋7分钱,一天至少可以挣200多元”。他说,虽然目前还欠了十几万元外债,但是他没有短缺过工人任何工资。

谢振宗的改变,村里人都看在眼里。“现在,我在路上走着,都会有人上前和我并肩走。”说到这儿,谢振宗一脸满足。

随着黄桃种植逐渐走上正轨,谢振宗也有了更多时间陪伴母亲。在村民的眼里,谢振宗十分孝顺,“每次尹水仔身体有什么问题,他都第一时间送到医院去检查”。

“我妈妈除了耳朵听不见以外,其他一切都好。”在接受采访的间隙,谢振宗总会时不时地抬头寻找尹水仔的身影,留心她在做什么。

谢振宗告诉记者,今年估计会有15000斤左右的黄桃上市,对于未来,他规划更加清晰:“如果今年能够打个胜仗,我想把村里的黄桃种植户集中起来,带领大家成立一个合作社,打造自己的品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