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湘山湘水物华新,一枝一叶总关情。
湖南这片热土,孕育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兼收并蓄的精神特质,谱写过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也一直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
从湘西大山深处到长沙工厂一线,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湖南代表团到“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汝城沙洲村,从岳麓山到马栏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湖南考察调研,察民情、听民意,为湖南发展确定新坐标,锚定新方向,赋予新使命。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三湘儿女勠力同心、开拓进取。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的火热场景,在三湘四水跃动。这其中,“她力量”建功新湖南的身影更加闪耀、能量更加巨大,新业绩在不断创造、新局面在不断打开。
今日女报/凤网全媒体推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湖南篇——“她力量”建功新湖南特别报道,来看看曾聆听总书记殷殷嘱托的她们,工作生活发生了哪些美好变化。
今日女报/凤网见习记者 江昌法
中南大学校本部的西北角,坐落着我国粉末冶金发源地建设的国家级科技平台——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第一座生产性原子反应堆、第一艘核潜艇的建造,第一颗人造卫星、国产大飞机的研发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实验室研究方向带头人熊翔教授领着记者走到依然轰鸣运转的高温炉旁,密闭燃烧的火炉里研制的是世界领先的超高温耐烧蚀复合材料。
那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驻足良久,详细听取了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关键材料的研发应用情况。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激励我们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如今,实验室已经为我国大推力运载火箭、国产大飞机、新型高速飞行器等领域提供了一大批高性能材料及构件。”实验室主任周科朝教授说,实验室一直深度参与国产大飞机制造,目前突破了长寿命高可靠性刹车材料制备、材料与系统优化集成等关键技术,其中C919的机轮刹车系统就产自湖南。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了解到,实验室围绕新型高速飞行器的迫切需求,创新研制了耐3000℃烧蚀的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及高效均匀致密化技术,为我国新一代飞行器和新一代运载火箭提供热防护结构解决方案。
“目前整个实验室有1000多名本科生,900多名硕博生,我们的本科生在高年级的时候就能够参与课题组科研项目的研究。”周科朝告诉记者,在重组实验室的过程中,实验室调整了研究方向,真正把国家的重大需求贯穿到实验室研究的各个方向。
2019年,实验室与中国商飞共建的“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项目落户长沙金霞经开区,成为国内唯一、国际领先的大飞机地面动力学平台。
8年多来,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19项。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一支锐意进取、敢打敢冲的科研团队。已经76岁的黄伯云院士,每天依旧勤奋刻苦地工作,“活着就要拼命干。”就是他生活的信条。对于实验室的很多人来说,这也是他们的科研信条。
其中,1986年出生的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妍,就一直恪守着这个信条。
刚念大一时,恰逢黄伯云院士团队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那时又是崇拜又是激动。”张妍对粉末冶金的热爱溢于言表,“做一天实验也不觉得枯燥,因为我特别热爱现在从事的事业。”
2013年,张妍还是实验室的博士研究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实验室时,她正在实验室进行科研工作,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2019年,张妍已经成长为实验室特聘教授,这时她才33岁。为了突破技术难关,从早上8点忙到晚上8点,几乎就是她的工作常态。哪怕到了周末,她也一直保持着至少花8个小时在科研上的工作习惯。工作一忙起来,她经常顾不上吃饭,从来没有午休过。“很多时候,为了能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科研上,我便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看一些文献和科技报道。为了完成一个科研任务,我会不分昼夜地与同事沟通。”
科研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面临失败的过程—— “我们会不断地尝试,不断会有失败,失败是常有的事。”
因此,攻克技术难关的那一刻,总是她最难忘的时刻。“每当攻克一个难关时,我都特别激动,因为这意味着又往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前进了一步。”张妍说,“同时,也增强了我和同事解决我们研究的这个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强大动力和信心。”
如今,张妍与合作者在介电与铁电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新进展,其成果可以支撑用于智能传感、低品位能量收集、杀菌抗污和新骨生成等领域的发展,成为了实验室的骨干中坚。
“我深深感受到,我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自己能够在科研道路上成长起来,得益于国家对我目前所从事领域的高度重视和在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让我能够心无旁骛地从事研究工作。”张妍说。
来源:今日女报
编辑:俏俏
二审:唐天喜
三审:陈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