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一民警打造特殊爱心团队“千里行”:昨日吸毒者,今天公益人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欧阳婷
这是一群很特别的人。
11月17日下午,由湖南省禁毒办等单位共同举办的“我是答题王”首届湖南省禁毒知识竞赛总决赛在长沙举行,其中,来自岳阳的参赛队“千里行”公益组织格外引人注目,其团队人员曾经都是吸毒人员,有的甚至有多次复吸的经历。
从吸毒者到公益人,这群“浪子”如何做到的?他们又是如何摆脱吸毒带给自己的负面影响,用一片赤诚之心回馈社会?
38岁的她收留无家可归女孩
邓红梅每隔两三天就会来到一家餐厅,不是为了美食,而是为了她“收留”的女孩——小马(化名)。
今年38岁的邓红梅是永州市祁阳县人,因为吸毒,丈夫带着孩子离开了她。2015年3月,在株洲市白马垅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内表现优秀的邓红梅提前回到了社会,凭自己的努力进一家企业上班。
2017年6月16日,邓红梅参加由湖南省戒毒管理局开展的“百千万”戒毒操守工程活动时,了解到了“千里行”公益团队,并通过了考核,成为了团队的一员,“想多帮助更多的人戒毒”。
今年8月份,邓红梅接到了一直保持联系的白马垅强戒所的一名中队长的电话,请她收留一名无家可归的女孩。“她今年28岁了,因为从小在外面流浪,不知道家在哪里,也没有户口,中队长怕她复吸,就让我帮忙看着她。”为了让小马能够自力更生,邓红帮她在自己朋友的餐馆找了一份服务员工作。
把小马安置好后,每隔两三天,邓红梅就会带着衣服或其他的生活用品去看望小马,关心她的生活,了解她的情况,“感觉自己成了她的监护人”。同时,邓红梅还再三叮嘱自己的朋友,一定要看好小马,防止她再沾毒品,“现在我最愁的就是不知道怎么帮她上户口”。
在照顾小马的同时,邓红梅还会自己掏钱给老家附近有需要的村民捐款。“我用的是父亲的名义,村子里的人当时都知道我吸毒,担心他们不接受”。邓红梅告诉记者,刚回到社会上时,不会告诉别人自己吸过毒,但慢慢发现,通过自己做好事,大家对于她的吸毒史“反而不怎么介意了”。
自费去做禁毒演讲
和邓红梅不同,今年45岁的郴州人王怀玉有过多次复吸的经历。2011年,王怀玉到了长沙市新开铺强戒所后,加入了“千里行”公益团队。2013年,王怀玉回到社会后,多次利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进行禁毒宣传演讲,“我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和当地派出所联系,问他们需不需要开展禁毒演讲”。
从新开铺强戒所出来找工作时,王怀玉因为吸毒的经历被郴州当地的一些企业拒绝,“只好到广东省清远市来找工作”。王怀玉告诉记者,即使在广东工作,只要有进行禁毒演讲的单位邀请他,他都会立马请假赶回湖南,“一个月至少三、四次演讲,一次演讲十几分钟,但我一般请三天假,来回的车费都是我自费。”
王怀玉记得,今年去湖南女子学院进行禁毒演讲时,底下的不少同学都因为他的经历哭了,“希望她们能以我为戒”。
在广东工作的头两年,王怀玉不敢告诉上司和同事自己经常请假的具体原因,“怕他们知道我曾吸毒的经历”。直到有一次,上司不再准许他的假期,他只好全盘托出。“本已经做好被辞退的准备,没想到公司里的同事和上司却对我刮目相看。”王怀玉说,“日久见人心,以前那些害怕见到我的同学和朋友现在看到我的改变,又重新回来找我了。”
曾因非法持有毒品罪而被判刑的赫荣也是“千里行”公益团队,与王怀玉不同,赫荣极少上台参加禁毒演讲,“从去年开始,除了参与‘百千万’工程的活动,我还义务参与拍摄了多部禁毒短片,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
抱团创业,帮助更多弱势群体
44岁的余细军是岳阳市岳阳县“千里行”公益团队岳阳县分队的创建者,“我们是2017年1月6日成立的,最开始只有5个人,现在骨干成员就有16个人”。
成立之初,余细军和伙伴们并没有直接去做公益,而是组团创业,“希望在自己有能力时,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现在我们在新墙镇有一个20亩的龙虾基地和一个外出包工程的工程团队。”余细军说,创业做起来后,他们开始帮扶当地的弱势群体。2017年5月,“千里行”岳阳县公益小组的成员共捐款8000余元,购买了大量的米、油等生活物资,送到新墙镇清水村24个五保户的手里。此外,他们还经常帮当地的老人插秧,或建房子。
“刚开始时,有人并不看好我们,认为我们戒不掉,做了几次后就会再去吸毒。”余细军告诉记者,“当时团队里的人也没有去反驳,反正时间久了,大家就都看到我们的改变了。”现在,余细军和伙伴们不但再也没吸毒,而且获得了当地百姓的好评。
接下来,余细军和伙伴们计划把龙虾基地做大,“为当地的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他还计划明年在当地成立一个由“千里行”公益团队成员组成的“家政服务便民店”,“首先在城区开展,免费向当地居民提供简单的维修服务”。
“千里行”不止行千里
带给邓红梅、王怀玉、赫荣、余细军等人改变的“千里行”公益团队,是由长沙市新开铺强制隔离戒毒所1大队队长常青建立的。
常青今年50岁,已在新开铺强戒所工作了27年。
2010年,常青在娄底冷水江市成立一支只有5人的公益戒毒队伍“千里马”,“这5人是我在所里面培养出来的戒毒‘种子选手’”。常青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最开始建立“千里马”的目的是“让他们互帮互助,互相监督,集体戒毒”。随着团队的壮大,常青又带领着他们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这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快速获得社会的认可”。
2011年底,“千里马”公益团队更名为“千里行”,取“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之意。随着团队的发展,如今,娄底市新化县、益阳沅江市等地也纷纷成立了“千里行”公益团队,共有成员238人。
“从强戒所出来的人员的复吸率高达75%,但是我们‘千里行’团队成员的戒毒成功率有85%。”常青表示,公益的力量不仅使更多的吸毒人员成功戒毒,而且“千里行”公益团队和队员们也在当地收获了老百姓的肯定和赞同,“在冷水江,有人被偷了,第一个念头就是要找‘千里行’帮忙”。
记者手记>>
这群特殊人士的公益行动,让人不由得树起大拇指!
我们常说“浪子回头金不换”,而他们不仅仅是自己“回头”,还帮助了更多的人“回头”,帮助更多的人共享社会发展的红利。
更不容易的是,他们在行善的同时还要面对一些人的冷眼、嘲讽,甚至是鄙视。
或许,他们的公益行动还很单一,不够丰富,力度也不大,但庆幸的是,不管有多苦,他们全心全力、坚持到底!相信他们的努力一定会开出最美的“公益之花”!
因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