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Bibhukalyan Acharya from Pexels
清明节还没到,这几天的朋友圈里到处都是清明节的消息。没错,整个四月,清明节是最重要的话题。
毋庸置疑,除了春节外,就数清明返乡的人最多。
多年前,我老家一个在东莞办企业的老板从厂房四楼摔下来,骨头断了十几根,可清明到了,他硬拼着一股气,撑着拐杖,居然辗转了1000公里路回到了父亲的坟前……
那一刻,我感觉到了清明在人们心里的分量。
后来,我发现,许许多多的身边人,无论工作多忙,无论离家多远,都会来到亲人坟前扫墓。
你想啊,春节才过一个多月,很多人才离家一个把月,可为什么偏偏还要千山万水赶回来扫墓呢?有人是为争一口气:一座坟头清明是否挂青,成了一个家族是否兴旺发达、父慈子孝的标志;也有人是为了一点念想:希望先人保佑自己身体健康、生意兴隆、官运亨通……
尽管不少人回乡扫墓的心态是复杂的,但更多的人是对祖先的朴素而深刻的敬仰和崇拜之情,是一种对生命的追溯和延续之情。
记得小时候,每逢清明,爷爷都会带我们去扫墓。爷爷总会唠叨,这是谁、那又是谁。年年讲、年年复,一遍一遍,似乎是强化父亲记忆,生怕他忘记。
后来,爷爷也成了一座坟。
父亲又开始带着我们去扫墓。他也开始唠叨,这是谁,那又是谁,年年讲、年年复,一遍一遍,似乎是强化我的记忆,生怕我忘记。
好几次,我见到父亲站在坟前,盯着墓碑,半晌才跪下身去……我知道,父亲正与他们对话,那里埋的是父亲的爸爸妈妈,是父亲的爷爷奶奶……
再后来,我的孩子也出生了,我开始在父亲的带领下,带孩子们去给祖先扫墓,我学着父亲的语气,也开始给孩子们唠叨。
孩子们也许啥也不懂,但他们至少应该知道,这山野间埋着他们的祖先,这山村里是他们的故乡。
一
第一句话是,感恩生命。
通过清明扫墓,让孩子在祭奠先人中理解“生死”。
孩子了解死亡后,更能明白“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更懂得感恩,珍惜生命,珍惜当下。
每年清明,我穿过崎岖的山路,爬上山坡,来到爷爷或奶奶的墓前,总是闭目遐想——他们曾经与我的父亲,度过了怎样的美好生活?
去年,我带我的孩子去扫墓,说到许多年前他的太爷爷与他的爷爷以及他的爸爸那些事,他倏忽间沉默起来,从此就记得了“人终有一死”,“要好好待爸爸妈妈”。
可见,清明扫墓是一次对孩子难得的爱的切身教育。
教育孩子其实是善待我们自己——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通过言传身教使孩子体会感恩的力量。
我一个朋友的舅舅,因为从前在外打工,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后来,三个孩子都与他对簿公堂,两个是为了拆迁款,一个是为了赡养费……社区、甚至街道办的工作人员不知道劝说了多少回,可就是无可奈何。
老人晚景凄凄,泪水涟涟,只恨当年没给孩子安上一颗感恩之心。
尽管这只是个例,可谁又敢信誓旦旦地认为——这样的事将来不会落在自己身上呢?因为我们无法回避,当下传统的孝文化和感恩精神正愈加淡薄啊。
人活着有七情六欲,受外界诱惑,容易不清不明。清明节,我们带孩子去祭拜祖先,除了我们醒悟自我,还有就是让孩子“清楚”这个,“明白”那个。
只有孩子亲历感知我们从何而来、幸福从何而来,让孩子感受到我们感恩、敬仰先人,才会让孩子真正学会感恩生活、尊重他人,这样他们才会更幸福。
这些比空洞的感恩教育更真切啊。
Photo by Johannes Plenio from Pexels
二
第二句话是,敬仰祖先。
我们不难发现,清明的灵魂是——凝聚亲情,传承家风。
曾国藩每逢清明,都安排各营举办祭奠活动,甚至有一年在跟太平军干仗干得如火如荼之际,他还特意为清明休战;毛泽东也教育人“不要忘了祖宗”:“菩萨是迷信,祖宗牌位是纪念”……
可见,只要是中国人,不管他身居何位,身处何处,都对祖先有敬畏之心。
清明,也是一个图团圆的节日。这个节日原是在冬至后第108天,古人认为108是代表圆满、吉祥的大数。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确定阳历4月5日为清明节,延续至今。
在清明,我们除了与活着人团圆,也是跟逝去的人团聚。
与很多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不是对先人最隆重、丰盛的祭祀,但绝对是跟先人相隔最近的对话。
《论语》有一个叫“祭如在”。“在”就是说,你得亲自驾到,微信扫墓、托人扫墓……这些“互联网+”式的扫墓,多少显得没那么有诚意。
所以,清明节,我们最宜带上孩子,回到故乡,去虔诚地感谢祖先、亲近祖先、看望祖先。这其中,蕴含着中国人最朴实的民间信仰——信仰祖先。
因为没有祖先,就没有我们这些人;没有千千万万人的祖先,就没有我们中华文化。
当然,我们在慰问祖先的同时,也是身体力行地进行了文化传承工作。
就像古埃及没了,希腊没了,罗马没了,巴比伦没了,可中国还在。为什么中国还在?就是因为对祖先负责。
代代相传,一代也不能断掉。
三
第三句话是,传承文化。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文化基因之一,清明节的诞生本身就是中国人不忘本、感恩精神的体现。
史书上说,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颠簸流离,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
后来,重耳成了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肆封赏当年与他患难与共的随从。可偏偏介子推直接拒绝了,带着母亲隐居绵山。
晋文公只好放火烧山,他以为介子推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哪晓得这大火却烧死了他们母子。晋文公后悔莫及,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每家每户只能吃生冷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清明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了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在清明的习俗、传说中,无不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团圆聚首、回忆分享、感情交流,还有人们的孝悌、仁义、忠信的道德操守……
细细想来,这些传统文化,都需要我们与孩子共修。
你算算吧,一年到头,有多少个传统节日国家会给我们放假?清明节是其中一个!你再算算,一年到头,高速公路免费的节日有几个?清明节是其中一个!
这肯定不是鼓励我们在这个假期里去哪儿旅游。这是国家对民间信仰、文化基因的重视,还有对家风建设、社会和谐的重视。
毕竟,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
Photo by Ylanite Koppens from Pexels
四
第四句话是,亲近自然。
“死去原知万事空”,人死后啥都不知道了。可是呢,在活着的人心目中,死去的亲人依然活着,并且希望他们在地下和自己活得一样潇洒。
可人生是一种磨难,人死也是一种磨难。老天爷可不会那么轻易让人潇洒。
所以,多雨清明就是来折磨活人和逝者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4月5日,属于“季春之月”,这时东南风起,太阳流浪,雨神驾到。人们赶紧加固河堤,马上疏通渠道!
在固堤疏渠的时候,他们难免不会想到死去的亲人,如果亲人的墓地杂草丛生,挡住了行洪,亲人岂不会受水淹浸泡之苦?
于是,人们就在这“季春之月”,清理、加固亲人的墓地,这就形成了扫墓的风俗。
古语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草长莺飞,墓地杂草疯长,必须尽快去修理。
清明前后,古人很重视农事,所以说“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即便到了今天,清明也是春耕春种非常重要的节气。
所以,带孩子回乡扫墓真的是一件非常明智的事——这时候万物复苏,正是踏青好时机。
还可以让孩子了解青山绿水,了解农作耕种,才知道“粒粒皆辛苦”。
不难看出,这里面也蕴涵了古人给我们的启示:敬畏生态环境,传承农耕文化。
仔细琢磨一下:我们现在“乡村振兴”“三农问题”“生态环境”等,不就是一种很好的传承和发扬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