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花开天山下 八千湘女进疆66周年专题报道

凤网 2016-08-04 阅读数 273041

♦纪念八千湘女进疆66周年活动报道

 

 

暖心关爱“八千湘女”代表

湖南省妇联做的这些事大获好评

 

在8月9日上午召开的纪念“八千湘女”进疆66周年座谈会上,湖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兰香宣布了湖南各界关爱湘女行动计划,在一系列关爱计划中,湖南省妇联牵头成立的“湘女基金”作为关爱“八千湘女”的基金项目,获得了“八千湘女”代表和与会领导、嘉宾的一致好评。

♦查看原文

  

湖南省代表团在疆看望湘女代表

你们的精神铭记在家乡人心中

 

8月10日上午,李微微一行来到石河子市,看望慰问生活在这里的湘女代表。在石河子市工人文化宫,李微微与五十多名湘女代表齐聚一堂,为她们送上祝福,并发放慰问信、慰问金和纪念礼品。

8月9日下午,湖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兰香带领湖南省工商联企业家前往兵团乌鲁木齐工业园考察,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和各项投资政策。

8月10日,由湖南省政协党组成员王晓琴带队的慰问团一行赴库尔勒市看望慰问湘女代表并考察当地湘企。

8月10日,由湖南省政协副秘书长(兼)、省教育厅副厅长应若平带领的慰问团一行赴可克达拉市看望慰问了该市湘女代表。【查看原文】

 

纪念八千湘女进疆66周年座谈会:

传承湘女精神 深化湘疆合作

 

芙蓉花开天山下,湘疆情深话当年。8月9日上午,纪念“八千湘女”进疆66周年座谈会在乌鲁木齐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张春贤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湖南省政协主席李微微率湖南省代表团出席座谈会。

张春贤:把“八千湘女”的精神传承发扬下去

李微微:将湘疆两地这种渊源延续下去,共同推动两地发展

雪克来提·扎克尔:继续深入地推进湘疆两地的交流合作与发展

孙金龙:要更加热情关心照顾好健在的湘女

♦查看原文

 

纪念“八千湘女”进疆66周年茶话会

同唱一首歌,两地一家亲

 

8月9日,纪念“八千湘女”进疆66周年之“同唱一首歌,两地一家亲”茶话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家渠市举办。湖南新老湘女代表,湖南、新疆家庭代表,以及湘商代表和媒体记者共计400余人欢聚一堂,共忆峥嵘岁月。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党委书记、政委孙金龙,湖南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李微微,兵团党委副书记、司令员刘新齐,湖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兰香,湖南省妇联主席杜亚玲,自治区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侯汉敏,兵团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新荣等出席茶话会。

♦查看原文

 

八千湘女进新疆66周年纪念活动:湘女是最好的纽带

 

8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张春贤(右)在乌鲁木齐会见了湖南省政协主席李微微(左)率领的湖南省代表团一行。湖南省代表团此行赴疆,主要是举行“八千湘女进新疆”系列纪念活动,并考察调研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深化两省区经贸合作。

纪念活动将开展‘重温历史,共创新佳绩’座谈会、‘新湘女重走进疆路’走访慰问、湘商考察新疆工业园等一系列活动,在缅怀历史的同时,延续湘疆情谊,加强两地合作往来,携手共谱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查看原文】

纪念八千湘女进新疆66周年 张春贤会见湖南代表团

 

♦八千湘女进疆66周年纪念报道

 

在“有志青年到新疆去,为祖国大西北贡献青春”口号的感召下,共和国历史上首批大规模进疆的近八千名湖南女兵奔赴天山南北,成为了新疆荒原上的第一代母亲。六十多年来,她们用青春和热血、理想与奉献,在新疆边塞演绎了一段段女性传奇,在荒漠戈壁唱响了一曲曲浩气长歌。

出湖南记——为了参军,她们瞒着家人奔逃离乡

 

营盘街,因为辛弃疾和左宗棠曾经在此屯兵扎营而得名。仿佛是历史的巧合,1950年至1952年,这里成为长沙最热闹的去处,全省各地的年轻女性——中学生、大学生、城乡青年……大家纷纷被新疆招聘团的一纸招兵布告吸引而来。

“16岁到25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未婚女性。参军进疆后,可分别入俄文学校和其他各类学校学习,或进工厂做纺织女工,或到农场开拖拉机,或进部队文工团……”这一切,对于在新中国长大的热血青年来说,莫不群情高涨。

♦查看原文

 

 

八千里路——她们历经磨难危机四伏

 

当时的新疆并没有铁路,火车只能开到西安,然后转汽车进疆。女兵在西安兵站休息几天后,改乘新疆军区的大卡车,编队沿着古代丝绸之路浩荡西进。

长达四五个月的进疆行程,是横在湘女身上关乎生死的一道坎,个中艰苦危险,远超来自鱼米之乡的湖南女兵们的想象。有些生命因为突如其来的车祸或者疾病,还没进新疆,便在路途上凋零了。

♦查看原文

 

 

屯垦戍边——条件异常艰苦 她们以劳动为荣

 

面对望不到边的沙漠戈壁、碱滩沼泽,数千年来,几乎没人梦想过能从那些地方长出粮食。八千湘女和其他援疆女性一道,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荒凉的戈壁留下了青春和生命的印迹。

♦查看原文

 

 

湘女多情 组织牵桥搭线是“潮流”

 

生存的残酷,被情感的苦恼所取代。当年驻疆部队中“光棍”成群,而为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部队明确规定:“汉族军人不允许与少数民族妇女结婚。”官兵们的婚姻问题,随着战争的结束,渐成燃眉之急。

“要成家立业,没有女性肯定不行。要让大量的女性来,就从自己的家乡来吧,王震是湖南的,曾涤是湖南的,熊晃、李铨都是湖南的,先从自己家乡来。”对于为什么是湖南女兵首先进疆,戴庆媛的理解不无道理。

♦查看原文

 

 

天山芙蓉——她们念家乡泪流满面,进新疆至今无悔

 

在伊犁的湘女每次想念家乡时,总会唱起当地的一首民谣——“乌孙山啊,金色的摇床,英雄喜爱自己生长的地方,假如叫我在异乡做一个国王,我情愿在故乡当一名靴匠……”直到唱得泪流满面。如今,新疆的面貌远非昔日能比,其间又融进多少援疆儿女的血泪与汗水。在时代的大潮中,她们的命运早已与共和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

♦查看原文

 

 

60多年过去,许多人终其一生未能再回家乡

八千湘女进疆纪略

六十多年过去,当年风华正茂的湘女,有些已不在人世,剩下的也均已是耄耋老人。这些湘女,为了国家的战略大局和新疆的繁荣兴盛,把自己的青春、热血、生命甚至子孙后代,都留在了离家乡有几千公里之遥的新疆。

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未能再回到湖南。

♦查看原文

 

 

湘女传奇

14岁入疆,她是八千湘女中职务最高的女性

 

六十多年前,从湖南宁乡县的一个小山沟里走出来的谢树仁,成为八千湘女的一份子,一路向西,来到遥远而荒凉的西部边陲,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女战士。

那年,她才14岁。

♦查看原文

 

 

湘女传奇

兵团第一代女拖拉机手,因为拖拉机失去大拇指

 

初见湘女华淑媛,只觉得这个老太太慈眉善目,精气神儿很足。握手的时候,发现她的右手没有大拇指,直觉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华淑媛肯定有故事。

果然,个子矮矮、并不起眼的华淑媛居然是兵团第一代女拖拉机手。而她的大拇指,也是因为拖拉机失去的。

♦查看原文

 

 

湘女传奇

她是陶峙岳司令的侄孙女 20多年从未要过任何照顾

 

“从长沙送我走的时候,父亲跟说:运满(陶先运为家中小女儿,‘满’为最小之意),你明六叔公在边疆当总帅,你去了那里,可以找到他,他会关照你的。”陶先运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父亲说的“明六叔公”,是时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二十二兵团司令员的陶峙岳。

“20多年我从来没有找过他。”陶先运说,她再次见到叔公,已经是1979年,“叔公已离休回家乡定居。”

♦查看原文

 

 

影像志

那些年,八千湘女一起走过的青春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和湖南公共频道“帮女郎”栏目记者一起前往新疆各地寻访湘女。这些湘女奶奶们为我们讲述起她们六十多年前的光荣、梦想、牺牲、奉献、爱情、婚姻、家庭……并拿出了她们珍藏多年的老照片。有的照片已经发黄磨损,有的照片有撕毁又粘上的痕迹,有的照片模糊不清。但是,只要看着照片中那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我们顿时发现,八千湘女们的一生,她们的历史和命运,仿佛就在眼前鲜活了起来。

♦查看更多影像

 

八千湘女进疆路线手绘图

 

最新动态:八千湘女进疆纪念活动将于8月举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