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偏方惹祸!皮肤长疙瘩后泡药酒,结果手指成了“枯树枝”!当心这些土办法要命

凤网 2019-10-18 阅读数 45840

文、图:今日女报 / 凤网记者 李诗韵 通讯员 秦璐 石荣

当身体出了小毛病, 但专门去趟医院又显得有点小题大做,我们总会听到旁人推荐一些民间流传的“治病秘方”。

相信你也听过这样的偏方,比如药酒能消毒散热抗风寒,糖水能饱腹增重补能量。而今天,我们要聊的两个故事,就跟这两种偏方有关。

  10月10日,今日女报头条号报道了“长沙30岁小伙用药酒消毒,手指变‘枯树干’”的遭遇,一时间,引发了24万余名网友的讨论——手指上长出了硬疙瘩,真的能靠药酒泡掉吗?还真别轻易尝试,当心治病不成反要命!

泡药酒10多天后,刘鑫的手指干枯发白。

药酒湿敷手指,他的手指成了“枯树枝”

  秋冬季节,总有皮肤问题让人烦恼。今年9月,30岁的长沙男子刘鑫(化名)就遇上了一个令人尴尬的皮肤病——他的右手无名指上长出硬邦邦的、褐黄色的疙瘩,听家里老人介绍,这种疙瘩是“不光彩”的皮肤病,医学上称“疣”,民间俗称“瘊子”。


  皮肤长瘊子,是得了性病吗?一直洁身自好的刘鑫有些困惑,没好意思去医院求诊,只能听信老人的“土办法”,自己在家用药酒浸泡,消除疙瘩。
  用纱布紧紧包裹着手指上的瘊子,然后塞进一杯药酒中……刘鑫每天坚持湿敷,可10多天过去了,瘊子不但没有消掉,皮肤反倒越泡越严重,如今苍白干枯,手指变得像“枯树干”一般。
  疼痛难耐,刘鑫不得不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就诊。该科副主任医师刘雷山接诊后告知,这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疣,与性病没有关系。不过,由于偏方治疗时间太长,寻常疣已诱发接触性皮炎,导致皮肤感染了。

病毒感染是寻常疣的发病原因
  “很多人谈疣色变,以为皮肤长疣就跟性生活混乱有关。”刘雷山介绍,实际上,让大家格外紧张的疣叫尖锐湿疣,是靠性生活传染的一种疾病,而寻常疣是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人体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的表皮良性的赘生物,常发于青少年,多见于手指手背、足缘等处,皮肤和黏膜的损伤是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
  刘雷山说,寻常疣初起为针尖大的丘疹,渐渐扩大到豌豆大或更大,呈圆形或多角形,表面粗糙,呈灰黄、黄褐色,继续发育呈乳头瘤样增殖,摩擦或撞击易出血。而这种病正确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液氮冷冻治疗和激光手术切除等。
  “用偏方药酒湿敷治疗寻常疣是非常危险的,不仅容易发生感染,还会引发接触性皮炎,令病情进一步加重。”刘雷山说,寻常疣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日常生活中若要积极预防这种皮肤病,主要得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换洗衣服被褥、勤洗澡,避免接触已经感染人体乳头瘤病毒的人。
  另外,日常生活中还要尽量避免皮肤受到外伤及摩擦、抓挠引起的损伤,减少病毒入侵体内的机会。
  刘雷山提醒,如果患上寻常疣,禁止用手搔抓患处,或摩擦患处,防止病毒因自身接种传染到身体其他部位,导致病情加重。同时,尽早到正规医院就诊,接受正确的治疗。
链接
  看完刘鑫的故事,你一定想说,类似的偏方还有很多。没错,就在今日女报全媒体发稿后的第4天,记者又接到了来自湖南省脑科医院的线索——10月8日,长沙一名70岁老人因听信偏方“糖水泡饭”,把自己吃进了重症监护室。
  “医生,我老伴从没有糖尿病,怎么会酮症酸中毒!”10月8日,70岁老人李龙(化名)住进了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重症监护室,病情诊断为:酮症酸中毒伴高渗性昏迷。
  老人的家属介绍,这些年,老人做过体检,没有发现有糖尿病。近半年来,他总觉得饭后饥饿无力,听朋友说有一种“秘方”——喝糖水能缓解。于是,他每次吃饭都用糖水泡饭,喝水都加糖。吃完后,他真的感觉舒服了些,便一直坚持这个“习惯”半年有余。直到这一次,他突然昏迷不醒,才被紧急送到医院。
  检查中,医护人员给老人做手指血糖,血糖仪器几乎“爆表”(测定范围一般为0.5~27.7mmol/L);再抽血化验发现,他的血糖竟高到了66.2mmol/L,相当于正常人血糖的6倍。
  “这是糖尿病潜伏期发病的情况。”该院神经内科三病区主任黄晓松介绍,老人有饭后饥饿、疲惫乏力等症状,是患上糖尿病而不自知的表现。此时他不仅没有控糖,反倒听信偏方治病,则诱发酮症酸中毒,毒严重的时候会危及生命。
  黄晓松提醒,糖尿病患者最易发生的一个并发症就是低血糖。当低血糖发生时,会出现饥饿、心慌、头晕、冒冷汗、四肢无力,手脚发软等症状,所以建议患者随身携带饼干、糖果等,发生低血糖时,及时补充能量,避免晕倒等不良事故发生。同时,若身体出现异常,不要轻易相信民间“秘方”、“偏方”,不盲目跟风,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遵医嘱治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