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湘游丨益阳,半成山色半成湖,最美不过桃花江的“美人窝”

凤网 2020-04-30 阅读数 41481

编者按: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挡住了许多人的出游路。如今,春暖花开,大众的出行意愿高涨,迫不及待想探寻各地美景。
  山水相伴而生,自然与历史交织融合,古往今来,无数迁客骚人流连于湖湘大地,景点因此而人文厚重,散发着湖湘文化独特的魅力。
  我们推出特别策划“跟着诗词游湖南”,请大家跟随大咖们的文字一起“云”游湖南14个市州,重温潇湘大地上的诗情画意。
  那么,现在请您系好安全带,跟着我们的“云”游小车开始畅游潇湘……

出品丨今日女报融媒体中心

“金湘潭银益阳”,这是古代湖南的民间俗语,意思当然是指这两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带来的经济繁荣。那么,益阳的地理优势在哪?晚唐诗人杜荀鹤一首诗《寄益阳武灌明府》就概括得简洁明了——诗中“溪山入城郭,户口半渔樵”一句翻译成益阳话大致就是“这里柴方水便,是典型的鱼米之乡,既可以上山砍柴,也可以下江捉鱼”。也正因为有这样别具一格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银城”益阳“背靠雪峰观湖浩,半成山色半成湖”的独特景观。来到益阳,必须放慢脚步,细细打量,才能品出这鱼米之乡孕育出来的烟火人间与山水盛宴。
  若论景色,最让益阳人骄傲的有十景:关濑惊湍、志溪帆落、会龙栖霞、裴亭云树、白鹿晚钟、庆洲渔唱、西湾春望、碧津晓渡、甘垒夜月、十洲分涨。跟著名的“潇湘八景”一样,这里每个景点都承载着一段历史,其中绝大多数都来自“三国”。比如最著名的有关云长单刀赴会前磨刀砺器的“磨刀亭”,还有关羽、鲁肃谈判所在地临江亭,其中关云长下船上坡赴会的“碧津渡口”,至今还是益阳著名的轮渡码头。

  十景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白鹿晚钟”。“吟登萧寺旃檀阁,醉倚王家玳瑁筵。”唐朝诗人江为因一首《题白鹿寺》,被南唐后主由衷赞叹。白鹿寺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相传唐代名相裴休贬任荆南节度使时,常往来于湘江和资水间,数次栖住益阳。他最喜结交隐逸高贤之士,于是在资江边结庐读书。裴休喜欢佛学,夜深人静之时常在山上秉烛夜读,引得一只仙白鹿驻足聆听。每晚只要经声响起,白鹿就会飞来听经……因此,后人们在山下建了一座庙,遂取名为“白鹿寺”。寺内有一口沉重的古铜钟,钟声常在落霞中悠悠远扬,“白鹿晚钟”因此得名。
  对于外界来说,益阳的风景和人文似乎都和茶叶紧密联系在一起。益阳安化产茶历史悠久,唐宋时期,就已誉满天下,素称“茶乡”。当时的商人为了方便马帮运输茶叶,从资水的唐家观,经江南、陈王、洞市,至新化,集资修建了一条延绵悠长的青石板专道,后人称之为“茶马古道”。

  然而,就是这条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着的曲折通道,成了今天独具一格的人文景观,隔着久远的时光,让来来往往的游客流连忘返,仿佛还能听见马帮清脆悠扬的驼铃声,闻到馥郁飘散的茶香。
  中国人都知道,在益阳,跟茶一样出名的是“益阳出美女”,诗意的桃花江几乎就是孕育美女的摇篮。20世纪30年代,著名音乐家黎锦晖谱写的一曲《桃花江是美人窝》使桃花江名扬四海。从此,桃花江披上了一层神秘外衣,成了世人向往的世外桃源。行走其中,江水如镜,树影斑驳,羞女山的妩媚亦幻亦真,难怪有人赞桃花江:“不似漓江,胜似漓江”。
  可以想像,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古老的益阳曾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的驻足。如今的益阳不仅文化厚重,水陆交通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长益高速公路、石长铁路、319国道穿越境内,是省会长沙通往大西南的要道;水路外达长沙各口岸;湘黔铁路穿越安化县境,洛湛铁路线在益阳设立枢纽站……四通八达的益阳,似乎永远都在等待四面八方的游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