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魏利成,骨科专家,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曾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关节外科排名第一的纽约康奈尔大学特种外科医院、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医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等著名医疗机构研修人工关节及高级关节镜,习得国际前沿医疗技术。回国后,他完成多例超高难度骨科手术,创下多个“首次”,在运动医学领域不断突破。
邵阳隆回人文蔚起,魏源、魏光焘、魏肇文、魏定南……均在近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今,先贤的“火把”依然照亮故里,将“经世致用”的思想厚植在每个隆回魏氏后裔的基因里。
“‘修医德、行仁术’是我的职业选择,也是人生信条。”长沙市第四医院副院长魏利成如是说。
金刀妙手,做敢啃硬骨头的技术尖兵
从高考填报志愿开始,魏利成就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憧憬。1999年,魏利成本科毕业后回到家乡邵阳工作。期间,他一边在大外科轮转一边备考研究生。这段经历,让他更加清晰自己的职业目标:“做医生是我最喜欢的事,我要拼尽全力把这件事情做好。”
2006年,魏利成硕士毕业,受父亲嘱托回到邵阳,并迅速成长为科里的“多面手”。
彼时,年少有为、一路顺遂的他并没有沉浸在鲜花和掌声里。2010年,魏利成考取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博士,师承雷光华教授。
博士毕业后,魏利成深研骨关节微创外科。有一次,一位常年受肩关节疼痛所扰的患者找到他。诊断发现,患者属于复杂关节终末期病变,必须置换反式关节。但作为肩关节领域最难的手术之一,当时在全省、全国范围内成功开展这类手术的案例寥寥无几。这深深触动了魏利成,他决定远赴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特种外科医院(HSS)进修学习。
学习期间,魏利成每天除了跟随专家讨论病例、观摩手术,就是泡在解剖实验室反复模拟操作。2020年待他学成归国时,已熟练掌握了国产假体开展反肩关节置换术,并成为省内较早开展复杂腕关节镜技术、活动平台单髁置换手术、膝关节单髁置换、膝关节全内技术重建韧带手术等高难度手术的专家之一。
从事骨科临床20余年,魏利成深耕一线,先后入选湖南省225骨干青年专家培养对象;入选长沙市3635重点人才计划;力促学科发展,带领团队步入全省领先行列;获评湖南省首届“最美医生”“长沙市名医”……
向新求质,用科研思维驱动临床创新
“将临床延伸到科研,才能实现从‘治愈一位患者’到‘治愈一类患者’。”魏利成坚信,一个优秀学者要具备开阔的学术视野与站位,既立足于现实,又着眼长远。
深受“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他从不安于做一个医院或一个区域的名医。
读文献,做研究,发文章,与国内外专家交流,参与及主持多项省厅级课题,编译3部骨科学专业著作,发表SCI论文多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对于科研和临床协同发展,魏利成有自己的理解,“用科研的思维去做临床:以问题为导向,强化创新能力,操作规范严谨。”
为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魏利成提出,将骨科手术“模板化”。以膝关节手术为例,他将操作流程拆分成108个规范步骤,极大降低手术风险,让手术质量有了保障。
多年来,魏利成在运动医学领域完成多项开创性工作。2024年5月,他申报的“全内技术在韧带重建中的应用”项目经审核成功入选国家卫生健康技术推广应用信息服务平台技术备选库,面向全国推广应用。
阔步前行,推动医院服务再优化
2024年,魏利成担任长沙市第四医院副院长。在他看来,创新医院管理必须锁定三个关键词:强基础、提质量、抓服务。
“‘木桶效应’并不适用于学科建设,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集中资源办大事。”魏利成指出:应优先发展一批省内领先的重点学科;培养一批引领学科前沿技术的学术带头人;转化一批高水平的医疗科研成果;打造一批省内领先、具有医院特色的优势学科群。
长沙市第四医院骨科是湖南省(市州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对于下一步发展,魏利成有着清晰的目标:“骨科微创诊疗已逐渐步入深水区,我们要坚持亚专科特色化、精细化发展道路,构建骨科疾病更全面的治疗体系。”魏利成说道。
为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与医疗成效,魏利成以提高医疗质量、再造就医流程、完善信息化建设等为切入点实施精细管理。去年以来,长沙市第四医院陆续推出“一次挂号管三天”“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便民、惠民措施,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医疗获得感。
如今,一线手术台上,总能看到魏利成忙碌的身影,即便做到管理岗位也不远离临床。他像一枚钉子,在医学领域一“钉”就是几十年。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默默耕耘、闪闪发亮。
何以为医,付之终身?是追求,是热爱,更是使命。
从前,他书海苦读,盼学以济世。后来,他用一把手术刀,为患者力挽狂澜。步入行政岗位后,则立足全局,排兵布阵。从临床医生到学科带头人,再到管理者,唯一不变的,是一如既往坚守本心,以患者满意度为价值旨归,专业、专研,推动运动医学创新发展。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编辑:喜之郎
二审:唐天喜
三审:陈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