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不少网友发文称
孩子中招了“呼吸道合胞病毒”
有孩子因此住进ICU
有家长甚至签了“病危通知书”
媒体此前也曾报道过
刚刚开学没多久
上海的阳性确诊人数就不断上升
九月中旬
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
呼吸科病房里
住院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
已高达40%,排名第一
有肺炎症状患儿中
最小的才1个多月
专家介绍,本轮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从立秋后病例开始增多,开学近两周有持续小幅上升态势。往年,它的流行期从10月中旬开始,今年流行期有较明显提前。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副主任曾玫表示,如果9月就出现RSV(呼吸道合胞病毒)这样一个明显的活动的话,预计今年RSV(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流行周期可能会比较长。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2025年第36周)》显示,在南方省份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中,RSV阳性率已连续多周排名第一;按年龄段细分,0至4岁儿童群体感染风险持续处于高位。
出生22天的宝宝
感冒三天就发展成呼吸衰竭
罪魁祸首不是普通疾病
而是这种专找婴幼儿 “下手” 的病毒
家长们可得提前做好防范
躺在温箱里的宝宝叫悦悦,出生才22天。几天前悦悦突然开始咳嗽、鼻塞,家里人还以为只是普通感冒。可没想到三天后,悦悦突然喘不上气,脸色发紫,情况危急。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新生儿科主治医师 肖蕾:“在家是咳嗽两天,鼻塞流涕,来了以后我们给他做这个病原学的检测,发现是一个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入院的时候没有给予抗感染治疗,我们是雾化,然后清理呼吸道这些对症支持处理。”
医生说,悦悦刚入院时症状不算重,偶尔咳几声、有点鼻塞,体温也正常,可入院两天后就突然加重。原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有个 “潜伏期”,到了病程四五天左右,肺部症状会集中爆发。
为什么悦悦症状这么重,
而家里感冒的姐姐和外婆却没事?
医生解释,三个月以下的宝宝,尤其是新生儿,呼吸道和免疫系统没发育好,病毒一攻击就容易引发重症。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新生儿科主任 陈锋:“合胞病毒有一个特点,它对于小的婴儿三个月以下的婴儿,尤其是我们的28天的新生儿来说攻击力比较强,然后小宝宝得了感染这个病毒之后,会发展为重症肺炎或者是毛细支气管炎,还有心衰呼衰等等疾病。”
好在经过一周的治疗后,悦悦顺利脱离危险。医生提醒,现在正是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季,加上国庆假期人员流动大,家长要提前做好防护。
儿童和成人都有可能感染
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物体表面传播,病人感染后多出现上呼吸道症状。
合胞病毒潜伏期通常为2~8天,向体外排毒可以持续1~3周。早期感染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和声音嘶哑等上呼吸道症状。
儿童感染合胞病毒后的典型病症是发烧、咳嗽、鼻塞、流涕
成人感染之后的典型病症与普通感冒十分相近,例如低烧、咳嗽、鼻塞、流涕
大多数患者症状会在1~2周内自行消失,少部分可以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即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多见于低龄婴幼儿,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和喘息。
RSV病毒和新冠与流感病毒有什么异同?
合胞病毒和新冠病毒、流感病毒一样,通过呼吸道传播,引起发热、咳嗽及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但也有一些区别。
图/科普中国
在合胞病毒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外出时规范佩戴口罩,打喷嚏时注意遮挡;注意手卫生,不乱摸,勤洗手;在医疗机构就诊要做好个人防护,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哪些人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
如何判断是感冒还是合胞病毒?
儿童感染后家长应该怎么办?
这种专门“偷袭”低龄儿童的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已提前来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究竟是什么?为何专挑低龄儿童“下手”?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麻烦制造者”的真面目。
来源:新民晚报、上观新闻、杭州交通918等
编辑:美伢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