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民族大学严实副教授发文评价近日网络爆火的“康熙生父为洪承畴”假说。部分社交平台突然涌现关于康熙真实身世的各种传言和猜测。

洪承畴,是明末清初政治、军事人物。康熙四年(1665年),洪承畴去世,康熙帝追赠他为少师,赐谥号“文襄”。
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从基因科学的角度来看,康熙生父另有其人一说没有证据支持,努尔哈赤、康熙、雍正、弘昼是相同父系。”
严实教授是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与民族学学院副教授,是首位通过DNA 研究确定清太祖努尔哈赤Y染色体类型的分子人类学研究者。
近日他看到了这些网络传言,在微博上发布了一篇文章回应此事。他提到,分子人类学作为研究,采样过程十分严谨,需要当面抽血,涉及重要家族,不仅需要看身份证,还需要问家谱;若涉及爱新觉罗这种重要家庭,还需要请教清史专家,不会仅凭抽样者一面之词就相信其身份。而商业测试公司,采样基本靠抽样者寄送唾液,用户身份、祖源信息全靠自填,可信度难以核实。

他补充道,自己曾在2019年采样过雍正第五子和恭亲王弘昼的后代,结果确实来自努尔哈赤C2b1a2b1-F14751这条支系。他提到,分子人类学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国际上,古DNA取得突破是在2010年,因此他质疑部分假说中提到的“光绪的Y染色体是O1b-F1759”的信息点,因为“在2003年或2008年,搞考古或文博的人是基本想不到去做古DNA的,当时也没这个技术。至于后来光绪遗体的保管单位是否后来想过去测古DNA或者联系过谁,我确实不知道”。
据公开资料,严实,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分子人类学与语言演化研究,在《Nature》发表中国新石器时代母系社群结构等重大发现。2025年其团队在《Nature》发表山东傅家遗址古DNA研究成果,揭示距今4750-4500年前两氏族母系社群结构,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关键证据。
来源:中国新闻网、都市快报、津云、青岛新闻网
编辑:阿挽
二审:吴雯倩
三审:邓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