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妈研习院丨屏幕沉迷只是表象 教育与家庭该如何破局

凤网 2025-11-19 阅读数 30235

#小天才手表成“社交硬通货”#

近日,小天才电话手表的社交功能引发灰色产业链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调查显示,随着该手表社交功能不断增强,校园线上社交圈群体日益扩大。孩子们渴望拥有高赞账号、成为“大佬”的攀比心理,催生了灰色账号交易现象。例如,学生用户间出现代养账号、刷赞、账号租赁等灰色产业链,部分不良商家利用小天才电话手表的社交功能,诱导儿童进行不当消费。在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上,买卖账号的帖子屡见不鲜,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原本旨在守护孩子安全的电话手表,却沦为攀比工具,儿童手表俨然成为“社交硬通货”,这背后又折射出怎样的教育问题?

小天才手表成为校园“社交硬通货”,并由此催生灰色产业链。显然厂商未能充分履行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但其本质问题仍在于孩子们真实社交场景的缺失。当周末时间被课外兴趣班填满,课间只能在教室活动;当公寓楼里家家大门紧闭,社区广场被广场舞大妈占据,小小的方寸荧幕便成了孩子们社交的唯一空间。

本期分享嘉宾

王建平:心理学博士 | 知名幼儿家庭教育导师

小天才之所以能在孩子圈爆火,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种集体的孤独。如今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缺乏与同龄人交流互动的机会,小天才手表的社交功能,就像是他们在孤独世界里抓住的一根“稻草”。孩子们通过手表社交功能和同学聊天、分享动态、比拼账号等级,以此获得群体归属感。但这种虚拟社交一旦失去监管与正确引导,便容易走向畸形。

从教育层面看,学校和家庭在孩子社交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缺失。学校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对学生的社交需求和心理健康关注不足,课间休息时间被大量压缩,学生们没有足够时间进行面对面交流互动;家庭方面,许多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陪伴孩子,也未引导孩子建立健康的社交观念,往往只看到小天才手表的定位、通话等安全功能,却忽视其社交功能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要解决小天才手表成为“社交硬通货”及背后的灰色产业链问题,需厂商、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厂商应加强对产品社交功能的监管,设置更多安全屏障,防止不良交易与诱导消费;学校要增加学生课间活动时间,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交活动,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社交关系;家长需多陪伴孩子,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消费观;社会也应营造健康、积极的社交环境,减少攀比与不良风气对孩子的影响。唯有如此,才能让孩子们在健康环境中成长,让小天才手表真正发挥守护孩子安全的作用。


编辑:美伢

二审:吴雯倩

三审:邓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