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银行的“离柜概不负责”

凤网 2008-08-21 阅读数 139600

  浙江一名男子到银行取工资时发现1400元中有五张百元假钞,其中4张连编号都是一样的。对此,银行以“离开柜台概不负责”为由拒绝为男子兑换真钞,并且称银行不可能出假钱。《今日早报》8月19日)

  对于一个有争议的案例,在没有得出科学结论之前,原本两种结果都有可能,一是银行没有给出假钱;二是,银行给出了假钱。

  对于这两种结果又可以有无数种可能性,比如,若银行没错,有可能是该男子在取钱之后的过程中被人调包,甚至也不排除该男子恶意讹诈的可能;若银行有错,则有可能是银行仪器出错,也有可能是员工出错,甚至也不排除银行员工故意以假换真……种种可能未决时,该新闻却在网上被网友众口一词地认定,银行霸道,客户无奈,并且言之凿凿地“附议”、“举例”,称某地某地银行就是出来过假钱,云云,将事件以一种想当然的义愤心情进行了单向度的解读。

  这是一种什么心理,是源自观众天然同情弱者的心理,更是源自痛恨银行的“官办”身份,“垄断”性质,以及诸多服务方面的恶劣先例,诸如排队、找零、乃至ATM取款机出错使一个公民险被判处无期徒刑……网络民意一定程度的非理性在这里凸显。换位思考一下,如果银行不规定“离开柜台概不负责”,那么,我们又怎么能苛求银行在钱离开柜台之后,还要对它负责呢?是不是要将柜台交易更加细化程序,细致到要有以第三方到场进行包括编号确认在内的程序,才能够在交易出现争执时有效防止抵赖情况的发生呢?就算程序完善如斯,接下来,那银行排队的长龙想必就更长了吧?

  问题出在哪里?出在国家银行的经营理念还处在老子天下独大的垄断霸道心态下,对将要到来的金融竞争缺乏应对准备,对现代客户的消费心态没有透彻分析了解,以“离开柜台概不负责”拒绝客户假钱投诉,说起来是个案,是服务环节的细小问题,折射的却是一种权力不平等,银行单方面“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傲慢心态,因为这样的不对等,甚至新闻还几度传出客户的“拿99元存99次”之类损招,来对银行职员的恶劣服务表示抗拒,当然,这样的无奈应对属于泄愤之举,无法双赢只会双输,在折腾了银行的同时,也牺牲了自己时间与形象,对于提高银行服务质量也无实质帮助。

  目前对于这类个案争议的解决,可以有要求银行方面简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最大程度地让客户觉得便捷与安全,包括强化窗口服务职员对客户唱收唱付、引导、讲解、提醒等服务礼仪等,但这只是单方面的基于银行内部自律性的要求,而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只有进一步加快银行业的竞争,剥离其垄断地位,醇化外资银行进入的氛围,加快民间信贷合法化的步伐,套用某评论员的一句话:什么时候中国人不想当官了,我们的吏治才算整顿好了,什么时候银行倒转过来求客户了,这一些诸如“离开柜台概不负责”的条款,或将不再出现,或者会以客户为本,换成是“不得让客户带着疑虑离开柜台”之类的规章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