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延长退休会否影响大学生就业

凤网 2009-03-28 阅读数 83952

  据报道,上海正在研究柔性延长退休年龄相关政策,三类人群即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能人员,只要身体健康,工作需要,就可提出申请,经过与单位协商同意后,延续工作寿命,以改变退休年龄“一刀切”现状,也有助于增加缴纳养老金的基数,减轻压力。

  从道理上说,在“户籍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养老保险金负担也越来越重”的现状下,采取柔性延长退休制度,对员工、企业和社会都是有利的。但根据网上的留言来看,不少年轻网友担心这样的安排会挤占年轻人的机会。特别是在当下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如此之难的时候,做这样的研究是不是合适。

  其实这里面蕴含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养老金的缴纳和工作岗位是怎样的一个关系,另一个是未到退休年龄的人和已到退休年龄的人是什么样的一个关系,是简单的竞争者还是合作者,还是亦师亦友的同事关系?

  关于养老金的缴纳和工作岗位的关系,现在是有解决办法来绕过去的,这就是返聘。其实何止返聘一种形式,只有企业需要,“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能人员”愿意,什么样的聘用形式都可以操作。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就有一大批这样的三类人群来到江苏等周边地区的乡镇企业当“星期日工程师”,当时的政策并不允许,他们只好自称是“偷偷去、突击干、悄悄回”。几年之后,国家看到这样操作的巨大效果,正式发文允许“科技人员兼职”,可见政策的出台在很多时候不是“拍拍脑袋”或者是“空穴来风”,而是一个正名规范的过程。

  如果现在正在研究出台的柔性延长退休年龄政策,能把部分“返聘”转换成推迟退休的正式工作关系,无疑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至少是在法规的层面上规范了用工关系。当然很多企业是不愿采取柔性延长退休的,因为继续缴纳“四金”将增加企业的负担。

  至于养老金的缺口问题,对于上海这样一个步入老龄化的城市是无法回避的矛盾,“海纳百川”特别是印发《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是个办法,适当放宽生育限制或许也是办法,“柔性延长退休年龄”为什么不能成为另一个办法呢?至少小范围的研究、试点总是可以的吧。

  那么还剩最后一个问题,大学生和退休人员的关系,是有你没我的岗位争夺者,还是紧密配合的接力赛?从宏观说,自然是一代更替一代,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但是从微观看,这样的交接永远不会是那么平和和平滑的。

  这是永恒的命题。40多年前,李敖写过一篇《老年人和棒子》,讨论的就是接力棒的问题。站在一个青年人的立场,当时李敖所关心的是:“第一,从感觉上面说,老年人肯不肯交出这一棒?第二,从技巧上面说,老年人会不会交出这一棒?第三,从棒本身来说,老年人交出来的是一支什么棒?我担心的是,老年人不但不肯把棒交出来,反倒可能在青年人头上打一棒!”

  当然,打棒子、丢棒子还是交棒子,这就不是一个小小的“柔性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研究所能承载的话题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