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节,陈玉芳给孩子们发压岁钱
5月25日,还有一周就是“六一”儿童节了,陈玉芳开始琢磨给她的孩子们置买儿童节的服装。“每人一套新衣服,还得准备点礼物,过节嘛。”
陈玉芳有56个儿女,“现在还在我身边的有20多个。”这些儿女并不是陈的亲生,而是她20多年来收养的孤残儿。
54岁的陈玉芳是山西省临猗县临晋博达学校校长,她的另外一个头衔是临晋镇代村妇女主任。陈玉芳还是一家服装厂的董事长,而在“博达”这所拥有400多名学生的民办学校中,孤残儿童都把陈玉芳称为“陈姨妈”。
目前,“全国50个助残形象大使”正在遴选中,陈玉芳作为山西籍的助残典型入围候选名单。
村里的“大能人”
陈玉芳也是一名孤儿,从小由养父母抚养大。
1979年,一直在家务农的陈玉芳被吸纳到大队缝纫组里干活。心灵手巧的陈玉芳做的衣服最受大家欢迎。1982年,土地承包到户,大队的缝纫组也随之解散。
随后,陈玉芳在自己家里办起了缝纫培训班。为了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陈玉芳开始到北京、西安等地学习裁剪缝纫技术。1984年,陈玉芳在村里创办起了“代玉服装艺术学校”,开始招收学员。此后不久,她又借鉴南方“厂校合一”的模式创办华禹制衣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陈玉芳的小厂越来越难以迎合服装市场的时尚潮流。眼看着制衣厂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学缝纫技术的人也越来越少,陈玉芳思索着未来的路该如何走。没有上过大学的她决定投资办学。
1993年,陈玉芳在临晋镇办起了民办寄宿制学校——博达学校。2003年,陈玉芳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建起了集小学、初中、职业教育于一体的全日制封闭式学校,2008年又与北京城市学院开启了联合办学之路。
近20年的办学经历,1000多名农家子女接受培训,数百名农村青年走进大城市,其中不少人成为令人羡慕的公务员和白领。陈玉芳也获得了“山西省模范校长”的称号。
如今的陈玉芳在临猗县已算得上是个响当当的人物,现在仍然兼任代村妇女主任、村民组长的陈玉芳,在村民眼里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能人”。
陈玉芳的办公室显得有点简陋,甚至连普通农家的会客厅都比不上。沙发是旧的,电视机是老式的,不少家具都是结婚时置办的,让人很难想象这是一个企业董事长的办公室。在办公室一角的一张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奖杯、牌匾——“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山西省优秀女企业家”、“山西省十大公益事业功臣”、“临猗县政协委员”、“感动临猗县十大人物”……
56名孤残儿的“妈妈”
陈玉芳家中的“全家福”照片里竟有23个人,“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让人很难想象照片中的孩子大多是她收养的孤儿。
从1989年收养第一个残疾儿开始,二十余年间,陈玉芳先后收养孤残儿童56名,其中年龄最大的20岁,最小的仅10岁。目前,已有3个孩子在北京和当地企业工作,“其中还有一个进了国家大剧院”。
陈玉芳还能清楚地记起21年前收养第一个残疾儿艾厚庭的情景。
那是1989年。陈玉芳到北京学习裁剪技术,她的师傅是京城有名的服装设计师,经常为智障儿童讲课,内容是服装裁剪的基础知识。在中央电视台《青年之路》的一期节目中,陈玉芳出镜并接受采访,讲述自己开创服装厂的经过。
辽宁残疾青年艾厚庭看到电视节目后,慕名从东北来到山西学习缝纫技术。陈玉芳一见艾厚庭,不由得吃了一惊:严重的小儿麻痹后遗症,使他站都站不起来。“我当时觉得,这咋学裁剪缝纫啊。”但看到艾厚庭恳切的目光,陈玉芳最终决定收下这个残疾青年。
陈玉芳和丈夫商量,自己掏钱送艾厚庭到当地一家小儿麻痹矫治专科医院治疗。“先看病再学技术”。经过一年的手术治疗,陈玉芳花费4000多元,小艾终于扔掉了手中的拐杖,能够独立行走了。“扔掉拐杖的那天,娃都哭了,哭完后到我跟前,叫了一声‘妈’,我和老伴也忍不住掉了泪。”
此后,陈玉芳安排艾厚庭在自己的服装厂免费学习了两年多。学成后,艾厚庭回到辽宁老家开了家服装加工店,生意挺红火,还成了当地的富裕户。
“陈姨妈”让我找到了家
赵春萍是个孤儿,从小跟爷爷长大。因年龄大了,爷爷的身体每况愈下,无法照顾孙女。赵春萍面临辍学。就在此时,陈玉芳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出资供小春萍上学。2007年春节后,正当小春萍沉浸在幸福中时,却在路上被车撞伤。
听到消息后,陈玉芳放下刚端起的饭碗,直奔医院。在赵春萍住院治疗期间,陈玉芳召集丈夫、儿子、儿媳等六七个人守在病床前,轮流照顾小春萍。同室的病友都十分羡慕这个小姑娘有这么多亲人关爱她。出院后,赵春萍上课下课都是由陈玉芳和丈夫背着。
赵春萍在学校的一次演讲中这样说:“我们是群没家的孩子,没有家的我们就像是没了根的蓬草,随时被狂风刮走……就在我痛哭的时候,陈妈妈把我拥入博达的怀抱。我们15名孤儿,共同组成了这个大家庭,我们又感觉到了家的温暖,又有了书读。理想的风帆,我再次扬起。”“感谢您,我最最亲爱的‘春蕾妈妈’!我再也不是没有家的孩子了。”在一次作文课上赵春萍这样写道。
在陈玉芳的帮扶下,赵春萍现已成为临猗三中高一年级学生,她上学的一切费用都由陈玉芳负担。目前,被陈玉芳收养的孤儿中,已有3人顺利就业:张晓英成为北京华音电子公司的一名员工,高烽源被国家大剧院录用为安检员,19岁的张培德也准备在当地上班。
在今年春节的联欢会上,正在读高中的赵春萍动情地朗诵了一首自己创作的诗歌《妈妈,我爱你》,抒发了对陈玉芳妈妈的感激之情。远在北京的高烽源、张晓英则在大年初一一大早,就打来了拜年电话,祝妈妈和弟弟妹妹们新年快乐。
6岁小放羊娃有学上了
陈玉芳收养孤残儿童的事迹在当地传开后,方圆百里的村民都把附近的孤残儿童送到了她的博达学校。民政部门也经常会把无法安置的孤儿送来,陈玉芳的博达学校俨然成了一所收养中心。
“说实话,没办法。”陈玉芳坦言,起初只是觉得自己经济状况相对较好,帮助几个孩子没有问题,但现在“名声在外”了,“别人送来的孩子总不能拒之门外吧”。
2006年,陈玉芳收养了一个“放羊娃”。这个孩子叫张全顺,是临猗县耽子镇柳村人,两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患精神病。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全顺6岁的时候,爷爷奶奶相继去世,不久后,患精神病的母亲也走失了。
从此,无依无靠的张全顺给别人放起了羊。临猗县妇联在了解到张全顺的情况后,找到了陈玉芳,希望她能接收这个放羊娃到博达学校。
陈玉芳在见到这个没爹没妈的孩子后哭了。“孩子太可怜了,衣服破破烂烂的,脸也脏兮兮的。”到学校的第一天,陈玉芳给孩子理发洗澡,换了一套干净的衣服。
小全顺还能记得“陈姨妈”对他说的第一句话是:“从今天起,你不但是博达学校的学生,还是我的娃。”
照顾“儿女”们忙坏一家
从最初的一个两个,陈玉芳的“儿女”越来越多。因为陈玉芳收养的孩子大多出自残缺家庭,心理方面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她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就连家人也开始不理解她了。
春节前后,从不和妻子红脸的陈天力与陈玉芳大吵了一架。陈玉芳的丈夫陈天力一向低调憨厚。“帮助一两个孩子我们还能撑得过去,但收养这么多孩子确实很吃力。”
张小和是陈玉芳收养的一个孤儿,在到博达之前,孩子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与其他的孩子一样,陈玉芳收养的所有孤残儿平时都在学校食堂用餐。到了双休日,所有的孤残儿童就都到陈玉芳家和他们全家一起吃住。
有一次,想念爷爷奶奶的张小和回到爷爷家过双休日。第二天,张爷爷打电话到学校,表示“孩子太淘气,以后让他在学校就别回家了”。接电话的陈天力听了很不是滋味,给了张爷爷一句“你是孩子的爷爷,学校收养了孩子,你们为什么啥也不管”。
陈玉芳知道这事后,和丈夫大吵了一架。“我们俩几天不说话,心里再有气,不能给孩子和老人撒。”陈玉芳转身向着丈夫,“我当时也是一时生气,咱既然收留了孩子,就不要有啥怨言。”
在陈玉芳的动员下,她的家人都参加了进来。孩子们生活上的琐事,丈夫和儿子都帮忙做,孩子们换下来的衣服,她的女儿和儿媳都帮着洗,一家人将无私的爱都奉献给了这些孤残儿童。
2007年,陈玉芳被评为“感动临猗十大人物”。在颁奖晚会上,主持人给出了这样的感动印象:“在乡邻们眼里,她是头雁;在孤儿们心中,她是妈妈。她用宽大的胸襟和并不宽裕的家境孕育希望托起艳阳。一个农村妇代会主任,用她那太多的慈母情,暖热黄土地,也暖热了世道。”
尴尬的“慈善家”
25日下午,儿子儿媳从服装厂下班回家,给陈玉芳买了件新衣服。陈玉芳显得有点不好意思:“买什么新衣服,省点钱,‘六一’还得给孩子们置办点东西。”
陈玉芳告诉记者,现在在校的孤残儿一共还有27名,去年“孩子”们的开支超过了14万元。
2008年,受经济形势影响,陈玉芳服装厂的效益开始下滑。加之学校事务繁杂,陈玉芳把服装厂交给儿子、儿媳经营。她把所有的精力放到了她的孤残儿女身上。“说实话,以前服装厂效益好的时候,应该不是什么问题,但现在确实有点力不从心。”陈玉芳给记者出示了一份“博达学校孤儿、残疾学生及家长残疾、单亲、困难学生情况登记册”。上面详细登记了孤残儿童及家庭困难学生的家庭状况、减免学杂费情况。
陈玉芳的丈夫告诉记者,这只是20多年来资助孤残儿的一小部分。
记者随后在临猗县有关部门了解到,陈玉芳20多年办学历程,一直是主动接收孤残儿,给政府减轻了不少负担。“博达没有向政府开口要过一分钱,因为资助孤残儿,陈玉芳把她的服装厂都搭上了。作为义务教育的实际承担者,我们也考虑将来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政府也无能为力。”
回忆起办学和创业中的种种艰辛,陈玉芳没了先前的坚强,泪水顺着脸颊流下,她摆摆手,转过脸,不愿让别人看到。“现在只能坚持,为了这些娃,我没有别的选择!”(文中部分孤儿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