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稳固的家庭关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家事虽小,审判事大。看似琐碎的家事审判,素来以复杂著称。这是一项情理法结合的综合性工作,也是法院工作融入和推动社会治理的重要领域。法院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做好家事审判工作,能够推动家事纠纷多元化调解,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稳定。
日前,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举办了第一届审判业务(家事审判)技能竞赛。技能竞赛由省高院、省人社厅、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联合举办,参赛对象为全省中基层法院从事民事审判工作满3年的员额法官,竞赛内容以家事审判业务素养和能力为基础,围绕案件审理、法律适用和政策运用等重点,着重考查法官职业伦理、法学理论功底以及法律思维等综合能力。
经过历时3个月的初赛、预赛选拔后,全省114名民事法官共聚长沙,迎战家事审判大考。4天时间内,法官们围绕案件审查与法律文书制作、家事审判业务笔试、模拟法庭纠错、案件展示与答辩4个环节进行了精彩比拼。10名全省家事审判优秀法官脱颖而出,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而在这10名法官中,有8名是女性。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竞赛结束后,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对获奖的全省家事审判优秀法官代表进行了采访,听她们讲述家事案件中的人性善恶、亲情冷暖、伦常文明,看她们如何通过司法来维护婚姻家庭稳定、促进社会和美,感受她们在家事审判中维持情理法天平综合平衡的人文温度。
(9月29日,湖南省第一届审判业务(家事审判)技能竞赛颁奖典礼在长沙举行。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周农,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田立文,省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王邵刚,团省委副书记刘静,省妇联副主席卢妹香,省人社厅二级巡视员丁兴发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全省114名民事法官共聚长沙,迎战家事审判大考。)
今日女报/凤网首席记者 李立 记者 张秋盈 陈炜 欧阳婷 见习记者 朱泓江
“在办理了众多家事案件后,我发现,女性最重要的还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10月11日,在讲述完自己曾经办理过的几起家事案件的时候,柳小敏忍不住感慨。
柳小敏是益阳市安化县人民法院大福法庭庭长、二级员额法官,从2003年进入安化县人民法院工作起,她就一直在基层法庭工作,和乡亲们打交道,为他们解决各种法律疑问,调解各种纠纷。
庭上是庄严法官,庭下是“知心大姐”
在法庭上,柳小敏是庄严的法官。但在法庭下,她多次扮演着“知心大姐”的角色。
今年7月,怀孕5个月的孕妇丁娟(化名)起诉离婚,原因是她的丈夫许强(化名)存在家暴行为,甚至在她孕期都曾经对她动过手。
看着丁娟隆起的腹部,柳小敏通知了他们所在村的村委会,希望先由村里进行调解。村委会在调解时,丁娟又找到柳小敏,告诉法官她的真实想法并不是真正想要离婚,只是想通过法院来制止丈夫的家暴行为。
经过调查,柳小敏得知,除了肚子里的孩子,丁娟还有一个儿子和女儿。他们一家四口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全家的经济来源都靠年迈的公公。由于婆媳关系不好,丁娟经常和婆婆发生冲突,每当这时,许强都会出来“教训”丁娟。
了解情况后,柳小敏决定开具一份人身安全保护令,并将夫妻双方叫到了派出所,她向夫妻俩宣读了保护令,警告许强如果再有家暴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之后,柳小敏又来到丁娟家中,找到了丁娟的公公婆婆,劝说他们尽量和孩子们分开过日子,让年轻人自己解决自己的事情,“夫妻俩有时床头吵架床尾和,很多时候,长辈的介入是导致夫妻产生矛盾的原因之一”。
法外有情,办案也要有温度
柳小敏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在她办理的案件中,丁娟一案并不是个例,在很多家事案件中,经常出现年轻夫妇有了孩子后还依旧“啃老”,甚至有父母不仅需要照顾孙辈,连儿子的生活都要打点的情况。“在这一种家庭生活中,公婆往往是强势的一方,婆媳关系、公媳关系很容易出现问题。”
“家事案件如果办理不好,就会给双方当事人都带来不可逆的影响。”柳小敏告诉今日女/凤网记者,但如果在家事审判案件中,只是一味地依靠法条进行审判,同样也会对当事人造成负面影响,“法也可以容情”。
“有些当事人不明白取证和陈述,这时候我们还要帮他们联系法律援助律师。”柳小敏表示,法官要懂法,也要有情,在和当事人交流的时候要平易近人,耐心倾听,也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给予弱势的一方适当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