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妈手记丨​“双减”政策下,“鸡娃”大业会被“毁”吗?

凤网 2021-08-20 阅读数 25392

教育的内卷,源于父母的恐惧。

“双减”政策出台后,我发现了一个规律:越是报班多的家长,越慌。他们在各种群里吐槽,觉得一生的“鸡娃”大业,都被这个政策毁了。

他们不知道,国家要保护的,很大一部分就是他们这拨怨声载道的人。

报班有用吗?短期看,有用。女儿桔子刚刚学到分数加减法的时候,她的同学已经在课外学完了分数乘除法。

中期看,没有用。老师讲的知识都没有学过,桔子听得很认真。那个同学一直在抽屉里折纸,她对老师讲的不感兴趣,因为她都学过。最后的期末考试,桔子和同学考了差不多的分数。

长期看,有副作用。

最大的副作用就是学校课堂专注力遭到破坏。我在很久之前就发现,报班多的孩子,上学校的课普遍不认真,开小差打瞌睡看闲书是常态。孩子在课外班学了,就不把学校的内容放在眼里了,学校的课都在应付——这种孩子,最多能撑到初中就会回到原地——应该是,比原地更不如——如果没有报班,他至少会认真听讲,一旦依赖课外班后,这个孩子对学校彻底丧失了敬畏,到了中学,没有那么多时间外出补课,校内听课习惯又很糟糕,成绩就会直线下滑。

我曾经问过两个补课“有瘾”的家长:“外面那些课,学校早晚会学到,为什么要花钱提前学?省点钱匀出时间干些别的不好吗?”

一个气吞山河:“不提前学,怎么可能碾压别人?”另一个谨小慎微:“大家都提前学,我孩子不学就落后挨打。”

看吧,都是因为恐惧,怕孩子不拔尖,怕孩子落在人后,于是大家一起违背教育规律和成长规律,比着赛给孩子吃加餐。

现在国家强制把这些家庭按到原地,新的恐惧又诞生了,害怕有钱人和教师家庭的孩子抢跑,各种刺耳的言论不绝于耳。

如今的城市,要寻出一个稍微正常点的有孩子的家庭,已经不是件容易的事。国家如果不按下强制键,未来N年,中国大陆可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疯人院。

一个朋友最近非常苦恼。

她的儿子马上上初中,不爱学习,每天沉迷电子游戏,她和丈夫轮流监督他,三个人都到了抑郁的边缘。我说其实你可以不管这么狠,她说不管他,他会每天都打游戏,我说那就让他每天都打游戏,她说那样就会考不上高中,我说那就让他考不上高中,她说考不上高中就意味着考不上大学,不可以,他们家怎么也要出个大学生。

你看,她的恐惧就在这里:

她怕他考不上高中,怕他上不了大学。而这,不应该是她的恐惧,应该是她儿子要面对的恐惧。她承担了他的恐惧,所以他可以心安理得地匀出时间和精力去打游戏——反正我的未来有你操心,我才不想那么多,今朝有酒今朝醉,管他的——不只是她的儿子这么想,很多“鸡娃”过度的家庭里的孩子都这么想。

如果是我,我才懒得害怕。没考上高中不读大学有什么好怕的?如果孩子能吃苦身心健康,照样有好的发展。我认识的花店老板、粉店老板和奶茶店老板,都没读过大学,都把店子开得很好,每年收入都有几十万,我们楼送快递的小伙子,每个月能赚一万以上,相对于全家托举鸡飞狗跳勉强读个名义上的大学,毕业后四顾茫然找不到工作的虚假繁荣大学生,我更欣赏这种低成本养育靠自己从底层奋斗出来的扎实和稳健。

如果我有一个儿子,为了逼出他的潜力,我会早早抛出“养你到18岁”的论调:我生了你我会尽心尽力养到18岁,18岁以后请你自负盈亏。你要想考大学就好好读书,要不想也可以,去读职高,学个一技之长,做厨师修汽车擦玻璃送快递干啥都行,只要18岁可以赚钱养活自己,妈妈都敬你是一条好汉。

如果我有一个儿子,摊上我这种铁面无情到了18岁就把他往外赶的老妈,他还会把他的未来寄托到我身上吗?我想大约不会,求生欲会驱使他打起精神自己拼——一旦尝到自己奋斗的甜头,他会喜欢那个味道,并且驱赶自己往前去,至此,家庭养育才算进入良性循环。

一部分人家的教育困境,是因为父母的恐惧被儿女挟持。

当父母放下恐惧,不用大量金钱去托举孩子,不过度期望和保护孩子,这些孩子以最真实的样貌,被推到真实的命运面前,孩子们不再为父母学习,精神状态和亲子关系可能都会焕然一新。

曾经,我也感到恐惧。我怕桔子走错路。

桔子收到舞校通知以后。她狂喜,我纠结。我问自己:真的要让她走这条路吗?相对文化路线来说,芭蕾舞这条路极狭窄,风险大,成材率也低,而且进去了就不能回头,如果桔子的文化成绩很糟糕那就赌一把算了,问题是她的成绩还不错,如果芭蕾没走出来文化已经错失了机会到时怎么办……这是一个只有父母才能理解的纠结。

在无数条路里,我们总是试图给孩子指出最好的那条,可究竟哪条路才是最好,最好的标准是什么,好路和坏路的区别在哪里,其实我们自己也茫然无知。

她看到我的纠结,一棒子把我拍醒:“妈妈你东想西想干什么?!我好不容易才考上,我不可能不去读!你要是不让我去读,我会怪你一辈子!”她坚持要去,既然她都不怕,我又怕个啥?我战胜了我的恐惧,从一个左右摇摆的投机分子,变成她坚定的队友。她因此有机会,去挑战崭新的未知。

父母们都在恐惧什么?

怕穷怕病怕死怕孤独,怕养育失败,怕自己孩子不优秀,怕别人孩子太优秀……无非就是这些吧。如果始终活在与别人的比较中,或者活在别人的看法里,这一生是多么浅薄和无趣。

放下这些恐惧,放下与他人的攀比,放下走捷径占便宜的功利心,更多地关注自身,让孩子按照他的意愿真实地活着,这是“双减”后的一种生存法则。


今日女报融媒体中心

重磅推出

《慧妈手记》专栏

我们将邀请有“招”有“料”的妈妈们,
分享与孩子、家人相处的点滴感悟,
从这些生动鲜活的细微处,
去探寻一位智慧型妈妈的成长修炼课。

每周将与大家
在这里同频,遇见。

在《今日女报》 “辣妈联萌”版相遇,悦读。


编辑:王静

审核:吴雯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