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妈手记丨《长安三万里》里隐藏的故事,一生恣意的李白,只输给了他

凤网 2023-07-29 阅读数 50886

国产动漫《长安三万里》大火,截至目前最新数据票房已达20亿。

波澜壮阔的视觉画面,李白、高适、杜甫等大唐一众顶流诗人的传奇人生故事,让这部电影成为不少家长带孩子完成的“暑期作业”之一,甚至于电影院还出现了孩子们齐声背诵古诗的现象。

电影大火的背后,也有人认为,这部电影并不适合小学生看,因为电影所传递出的人生况味,对成年人来说或许才更有共鸣。

其实,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去理解剧中人物的人生境遇或许有难度,但电影中呈现的诗词意境、有趣的历史故事仍值得欣赏。

家长不妨在看完电影后和孩子一起探讨这两个问题,或许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李白输过吗

看《长安三万里》很多孩子都会被李白的风流不羁和才华横溢圈粉。


(年轻时候的李白)

面对权贵,他不屑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达追求,他霸气放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行走世间,他洒脱吟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他才华横溢,天生傲骨,潇洒不羁,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论作诗,李白好像没服过谁,那他有输过的时候吗?有!

电影里展现了这个故事。

李白初登黄鹤楼原本趁着酒兴兴致勃勃地要提笔赋诗,但看到崔颢作的《黄鹤楼》时,顿时傻眼了。

先看看,崔颢是怎么写《黄鹤楼》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前面写诗人登临古迹,眼观景物,随后即景生情,景色自然宏丽,信手拈来,后面又匠心独运,用“日暮乡关何处是”来感怀人生的终极归宿,余味悠长,绵绵不绝。电影中,李白思忖良久,自知难以超越,最终弃笔而去。

据说,现在武汉黄鹤楼东边还有一亭,叫“搁笔亭”,就取自“崔颢题诗李白搁笔”这段典故。

不过,后来不甘心的李白一直在寻找机会想超越崔颢,直到19年后,有一天李白登上了金陵凤凰台。

举目四望:吴宫遗址、晋代城丘、江水、沙洲,尽收眼底,历史、现实、未来,齐涌心头,或许他也想到了崔颢的那首《黄鹤楼》吧,于是吟诵如歌: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春风得意时的李白)

这就是李白诗中为数不多的七言律诗之一、也是唐代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登金陵凤凰台》。

《黄鹤楼》PK《登金陵凤凰台》,谁赢?

古人对这两首诗孰优孰劣,一直也是争论不休,直到如今人们依旧拿不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但是很明显,因为有崔颢的《黄鹤楼》珠玉在前,李白的这首诗无论从结构还是意境模仿的痕迹都很明显,明代的《唐诗品汇》也说,李白的这首诗模仿的痕迹太过严重。

所以,要我投票的话,这次李白还是输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觉得可以告诉孩子: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对手。有对手重要吗?非常重要,遇强则强,对手越强大,越能激发我们的潜力,使自己更出色,更强大。

但是,如果总想着要去赢对方,却忘了本我,就会被对手限制。你看,恣意如李白,也有被对手限制的时候。所以,当我们真正去做事的时候,最好要把对手忘掉,专心专注做自己才是最有优势的。 


为什么要读古诗

勤读古诗,是对孩子最好的灵魂教育。

中国文字原本就蕴含着艺术美, 周作人先生说,中国汉字具有游戏性、装饰性与音乐性的特点。

而中国古典诗歌更浓缩了我们母语的精华,以其特有的节奏感、韵律感、美观性等特质,从古到今始终散发着迷人而高贵的气质。

读诗词和不读诗词的孩子,谈吐完全是不一样的。

读诗的孩子,跟朋友分别的时候可以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气馁的时候可以勉励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

表达志向可以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激励他人可以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达喜悦之情,可以脱口而出:“轻舟已过万重山”;

表达雄心壮志会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生活的方方面面,友情爱情亲情,人生的奋进与得失,尽在诗歌之中。

没读过诗的孩子,开心时只会“哈哈哈”,

见到美景,只能说:“哇塞!”

还有些孩子满嘴都是从短视频里学来的网络段子,看似能说会道,一到落笔写作文,思路就干涩到一个字都写不出,这都是缺乏文学滋养的表现。

有的人反对在孩子小时候教他们读古诗,认为孩子不理解,只是鹦鹉学舌地记住一些音节,所以提议在孩子小时候应该教他读儿歌,不要背古诗。

我并不太认同这样的观点。艺术首先需要感知,幼儿学古诗并不重在理解,古诗词平仄押韵,韵律感非常好,良好的感知自然会慢慢形成“理解”。

而且中国优秀的古诗灿若星辰,家长完全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从挑选一些简单、形象化又朗朗上口的古诗入手,培养孩子对古诗的兴趣。

当然儿歌可以教孩子一些,但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取代古诗。

另外,儿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阅读和背诵的东西,真正会刻进脑子里,内化为自己的智慧财富。

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童年时代的背诵,不要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平庸之作上,浪费在刷短视频看低级的动画短片上。



编辑:美伢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