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物资到位,孩子们吃饱了,开心!来张合影。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陈泱 图: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刘立稳
距离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7.0级地震过去已经有几天了,当人们从最初的惊恐中镇定下来,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一路跟随拍摄的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的镜头里,出现了越来越多温情脉脉的场景,有感谢,有感恩;让人动容,也让人心生感悟。
是一份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灾区的路边,人们高举着写有“谢谢”、“辛苦了”的牌子,孩子们则敬起了标准的少先队队礼,他们用这些朴实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同胞无私驰援的感激。
是一种认同,是一种回报,更是一种付出。感恩在心,更在于行;因爱及爱,由受到施。当年在“5·12”汶川地震中受过帮助的的士司机们组成爱心车队奔赴雅安,将感恩付诸于行动;如今的雅安人,则用为志愿者烧水做饭的一口口大锅、用义务接送救援人员的车辆来证明自己的知恩图报。当感恩在灾难中接力、在需要时汇聚,这份守望相助的殷殷情怀已根植于民族的血液。
是灾区人民劫后重生的庆幸,是对爱与亲情、生活与命运的第二次思考,是遍体鳞伤后的奋勇前行;是当记者记录下越来越多废墟上的美好后,对灾难与人性的感悟;是读者通过一幅幅图片上的笑与泪、痛与爱,所萌生出的感同身受的情怀。
我们无法回避自然的愤怒,但我们有莫大的勇气,让被重创的伤口坚强地愈合。毁灭与重建,疮痍与复兴,这份在人与人之间传承不息的大爱,必将伴随着因灾难而伤痕累累的巴蜀大地走向重生。
一大清早,芦山县龙门乡隆兴村的骆云彩两口子将家里唯一的一头大肥猪宰了,因为“解放军武警官兵们太辛苦了,我要感谢他们,虽然他们不愿意接受我们的感恩,但这是我的心意!”
一句“谢谢”,是灾区人民最质朴的感谢方式。
“医疗队很负责,我今天很开心!”芦山县古城村的骆丽一脸笑容。医生没有因为伤员众多就草率处理她的伤口,现在她的伤腿恢复得不错,再过两天就能慢慢走路了。
4月23日,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的村民们震后第一次吃上了白米饭。
没有余震的短暂平静里,奶奶带着孙儿们玩起了跷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