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住、转头、亮相……”
8月7日,
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
的排练厅里,
11位女演员
在教练刘雪艳的
指导下练习着动作,
每个看似轻盈的腾跃,
都是千万次摔倒后
淬炼出的生命绽放。
△由11名女演员表演的湖南柔术节目《戏韵春苗》获奖。
这支11人组成的“湖南杂技女团”
平均年龄只有15岁,
但她们却在今年7月底
拿下了一个国际大奖——
作为全国仅有的两支参赛队伍之一,
她们表演的柔术节目《戏韵春苗》
一举拿下了国际马戏艺术节
专业评委会专业组
“铜偶像”奖。
而这个奖项,
正如电影界奥斯卡奖一般,
给了这群女孩们
专业领域的至高荣誉。
△女孩们展现的高难度技巧动作“元宝”。
△表演结束定格。
从娃娃时开始苦练学艺
“拿奖对于她们来说是一件值得喜悦很久的事,但日常的功夫绝不能丢。”走进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的排练厅,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看到,11个小女孩正努力排练,为《戏韵春苗》的下一场演出做准备。
△赛前,女孩们在进行最后的准备。
杂技讲究童子功,从幼年练起,会奠定更好的底子。这支11人的“杂技女团”平均年龄只有15岁,但她们的学艺经历,最少也有5年。
今年12岁的向丽娟,就是团队里年纪最小的孩子之一,5年前,父亲带她从张家界来到长沙学艺。在无拘无束的年纪,刚进入杂技行业的她很快就适应了每天专业训练,这比起同龄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自律:支撑她们坚持下来的,或许就是对舞台的向往。
△“尖子”向丽娟正在练习倒立。
一场节目里,杂技演员需分配不同的角色、各司其职——最下面负责称重和托举的底座,在底座的膝盖、手腕、脖子、脚腕等部位起顶的二节,以及最上层负责空中技巧的尖子。基本功练扎实以后,身形娇小、轻盈的向丽娟选择主攻“尖子”。而小演员李思涵因为平衡感强、身高突出的优势也早早选择了“底座”的角色。
“在杂技的世界里,不分角色高低,每一位演员都是勇敢与技巧的化身,更考验的是演员之间的默契与协作能力。”对李思涵来说,她需要承受远超自身体重的负荷,用稳定的核心和强大的臂力,确保“尖子”演员在空中的每一次翻转都精准无误。
△李思涵(下)、熊丁欢(中)、向丽娟(上)正在练习“元宝”动作。
“我们有一个基础动作‘元宝’,练的时候先压两个人,然后开始往上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六个人……慢慢叠上去,每一层的演员都要承受上面演员的重量,同时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姿势的优美。”李思涵告诉记者,“元宝”对“底座”演员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强大的腰腹力量才不会受伤,所以,指导老师为了安全,会在训练中加强综合素质能力训练,来提升队员们核心力量。
这样才能使个队员在配合动作时有足够的稳定性,每个动作只能依靠每个角色日复一日地练习。“只要我们有一点点晃动、一点点不稳,最上面的人就可能失误,这个动作就算演砸了。”在她们看来,能站在舞台上,尤其是国际顶尖的舞台上,这一切都值得。
舞台上的春苗绽放
△比赛现场,来自不同国家的杂技演员们对着观众谢幕。
在绚丽的舞台上,评委和观众看到的是11支春苗破土而出的绽放,是独特的戏曲美学表达与高难度技巧融合。
“事实上,这支柔术节目我们已经打磨了两年,不断精进着技巧和表现形式。”教练刘雪艳告诉记者,说到柔术,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但作为湖南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柔术被誉为“超越极限的人体艺术”。
△刘雪艳(左一)和女孩们。
“湖南柔术尤以惊、险、奇、美为表现特色,强调柔韧性,肢体活动的范围尽可能地达到突破人体关节活动的极限,尤其是腰椎、髋关节等躯干的主要活动枢纽,着力表现身体曲线美。如果再结合传统戏剧的扮相身姿,传递出的东方韵味和审美将会极具魅力。”刘雪艳说,也正是因此,在收到《戏韵春苗》的表演视频后,“偶像-2025”国际马戏艺术节就给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发来了参赛邀约。
赛事现场,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3支队伍竞争,认可度最高的就是专业组的奖项。
“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紧张又兴奋。”15岁的队员熊丁欢说,演出开始前,队员们仔细观摩了外国队伍的表演,“外国选手的风格很随性,很会带动观众情绪。而我们的节目传统含蓄,需要用心体会。”
“没人注意到,好些队员手在不停地冒汗、发抖。”在上台前,作为“二节”的熊丁欢特意和搭档的“尖子”与“底座”加油打气、交流动作技巧。
“我们心里一直都有个信念——尽可能把各种动作最好呈现。”当《戏韵春苗》的伴奏响起湖南戏曲的旋律,台下外国观众起初有些陌生,但随着队员们用身体层层叠叠搭起,并在顶端绽放出“一字马”造型时,全场掌声雷动,最终,“湖南杂技女团”斩获专业组“铜偶像”奖。
莫斯科大马戏团团长扎帕什内赞叹这支“女团”:“中国参赛节目总是创意十足,表演令人惊叹。”刘雪艳也觉得,这不仅是荣誉,更是中国杂技与传统文化交融的见证。
△比赛后台,女孩们和其他选手留念。
但当她们走下领奖台时,这群女孩又回到了熟悉的排练厅。指尖的老茧、湿透的训练服,依然是她们最亲密的“伙伴”。如今,这些痕迹不再只是辛苦的印记,而是成长的勋章。“希望有机会还可以多去不同的赛场、积累更多经验,成为复合型的杂技人才。”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周雅婷 实习生 刘嘉瑶 陈祉如
视频:蒋世莹
编辑:徐珂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