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改写生死预言!当年“活不过6岁”的男孩今年18岁了!

凤网 2025-09-23 阅读数 14489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江昌法 实习生 谭咏欣

9月21日清晨六点半,在长沙市天心区一栋居民楼内,丰丽霞轻轻走进儿子帆帆的房间,唤醒他,熟练地帮他翻身、擦洗、换衣。这一套动作,她重复了整整17年。

18岁的帆帆是一名严重脑积水患者。因2008年一场车祸,他的头部胀大至常人近一倍,下肢瘫痪,智力永远停留在一岁多孩子的水平——这个身高仅1.2米,被身边邻居称为“大头娃娃”的少年却以顽强的生命力,打破了“活不过6岁”的医学预言。

他的不幸,是命运开的一个残酷玩笑;但他的幸运,是拥有一位永不放弃的母亲,以及来自公益组织长达四年的暖心守护。

一张“活不过6岁”的医学诊断

帆帆的不幸发生在2008年9月28日,那是一个难忘的星期天。丰丽霞和丈夫带着刚满一岁的帆帆,乘坐出租车回家。车辆行驶半路时,司机突然变道,狠狠撞上前方一辆因故障停靠在路边的三轮摩托车。

撞击的瞬间,帆帆被甩了出去。丰丽霞和丈夫顾不上自己的伤势,抱着孩子跑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孩子被诊断为严重脑积水,颅内压极高,生命垂危。丰丽霞也因猛烈撞击导致脑震荡,口腔内部撕裂,缝了七八针。

夫妻俩带着孩子辗转湖南多家医院,之后的三四个月里,帆帆经历了三次开颅手术,每一次都是生死考验。

“孩子每次手术,头上、腹部都插满了管子,我看着心里跟刀绞一样。”丰丽霞说,最危急的一次,帆帆的心跳骤然停止。她和丈夫几乎崩溃,围在病床前一遍遍呼喊:“帆帆,快醒来!”

意外的是,亲情的呼唤竟真让奇迹发生了——帆帆的心跳恢复了。

经历了这次,丰丽霞下决心不会放弃孩子。即便医生因孩子伤势过重找家属多次谈话,她也每次都坚定地要求继续救治。

丰丽霞和丈夫给帆帆擦身。

半年时间,丰丽霞花费了25万元医疗费。请不起陪护,她和丈夫只能关掉在长沙市雨花区树木岭附近经营的小店,轮着照顾孩子。

然而,2009年,丰丽霞再带帆帆去医院检查时,医院的一纸诊断让她遭受晴天霹雳——“医生说,孩子的康复情况很糟糕,活不过6岁,带回家照顾吧!”

面对医生的“判决”,丰丽霞和丈夫选择了坚持。“哪个做父母的愿意放弃自己的孩子?毕竟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啊。”

17年不离不弃的照顾

令所有医生惊讶的是,这个曾被断言“活不过6岁”的孩子,在父母不离不弃的精心照料下,今年已经18岁了。帆帆用他顽强的生命,书写了一个真实的医学奇迹。

“最忐忑的是孩子7岁那年。”丰丽霞说,前5年,因高昂的医疗费已把这个家庭压得喘不过气。眼见到了诊断书上提到的“6年”极限,她和丈夫变得格外的敏感和小心。

那一年,丰丽霞和丈夫并没有特别的护理方法,只是像往常一样,一勺一勺地喂饭,一遍一遍地擦身。有一次,帆帆突然吃不进饭,当时的丰丽霞心里绷着一根弦,夜里几乎不敢深睡,总要起身好几次,伸手探探他的额头,俯身听听他的呼吸。生怕一不留神,他就会像医生预言的那样悄悄离开。

令人惊讶的是,帆帆熬过去了。尽管生活不能自理,智力也停留在1岁多孩子的水平,但命终究是保住了。

此后,丰丽霞对帆帆的康复有了信心,生活更是围着帆帆转。换尿片、洗脸、喂饭、擦身……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对她来说都是一场场艰辛的“战役”。

“孩子吞咽困难,吃饭是一大难题。”丰丽霞说,她只能自学护理知识,把食材打成糊状,一勺一勺地喂。孩子一天要换4~5次纸尿裤,她特意在床垫上铺了三层隔尿垫,以防渗漏。正因精心照护,这么多年,帆帆的皮肤从来没长过褥疮。

丰丽霞给帆帆喂饭。

丰丽霞告诉记者,尽管孩子不会说话,但17年来,她从来不放弃与孩子的言语交流。一有空,她就坐在他身边,轻声细语地聊天,温柔地抚摸,哼唱他喜欢的童谣。尤其是那首《小鸭子》,每当轻快的旋律响起,帆帆就会咯咯笑起来,手脚微微舞动——那是他表达快乐的方式,也是母亲坚持不放弃的最好回报。

如今,丰丽霞的五口之家主要靠丈夫每月2000多元的工资和政府发放的低保维持生活。眼见帆帆病情逐渐稳定,2013年,丰丽霞也开始外出打零工,希望能让日子越来越好。

爱心人士的接力守护

帆帆能够打破“活不过6岁”的医学预言,奇迹般活到18岁,不仅源于母亲丰丽霞17年如一日的坚守,也离不开社会公益组织持续而温暖的接力守护。

2021年,在长沙市天心区新天社区社工站的转介下,长沙市彩虹残障人士服务中心(简称“彩虹中心”)开始对接帆帆一家,展开了长达四年的定期帮扶。

2025年,彩虹中心困境残疾儿童项目社工刘静和国际义工在开展服务时,发现帆帆有一个特别的爱好:爱听儿歌。于是,彩虹中心迅速行动,安排康复老师和国际义工定期上门,用音乐疗法激活孩子的感知。

彩虹中心社工用音乐疗法激活帆帆的感知。

更重要的是,彩虹中心成了丰丽霞的情感支柱。她积压多年的焦虑、无助,只有在这里才能尽情倾诉。最令她心痛的是丈夫自孩子出事后陷入长期自责,还先后患上了帕金森综合征、脑萎缩等病……

刘静没有打断她,只是轻轻递上纸巾,等她情绪平复后,鼓励她尝试与丈夫重新建立沟通,多在生活中鼓励丈夫振作起来。

然而,最现实的困难依然在眼前。帆帆体重已超过70斤,头部巨大,洗澡是最大的难题。为此,彩虹中心不仅为帆帆向长沙市绿洲残障人士服务中心申请了专门的洗澡椅,还通过官微紧急招募助浴志愿者。仅4天时间,就有志愿者上门协助。

“这些年,我们家都被爱心包围,很感谢大家!”丰丽霞告诉记者,帆帆闯过生命的“极限”,孩子超强的求生欲是她和丈夫坚强的勇气。尽管这些年很苦很累,但作为母亲,她不会放弃孩子,哪怕希望渺茫,她也相信儿子终有一天能战胜病魔,拥有更阳光的未来。

采访即将结束时,丰丽霞仍攥着衣角,声音发颤却坚定:“现在帆帆两三天就得全身清洗一次,如果国内还有能治这病的专家,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们也愿意背起孩子走出湖南,去更大的医院试一试。”

如今,丰丽霞最大的心愿,是有一家权威医疗机构愿意介入,为帆帆做一次全面评估,“只要有医院肯收,我们就敢治。我相信,孩子的日子还能翻篇。”


编辑:阿挽

二审:吴雯倩

三审:邓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