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她丨罗兰夫人慷慨赴死背后 两个男人为她自杀

凤网 2016-11-08 阅读数 478767    赞 1

文/魏剑美

1793年11月8日,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政治活动家罗兰夫人的遇难日。223年前的今天,年仅39岁的她被雅各宾派人送上了断头台。

临刑前,罗兰夫人在自由女神像前留下了一句被人们广为传颂的名言:“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名以行!”与此同时,她临难不求苟免甚至主动赴死的行为,带着浓郁的悲壮气概和浪漫色彩,也成为此后革命人物的风骨楷模。比如最为中国人所熟知的谭嗣同,就被认作是罗兰夫人式的英雄人物。

历史的宏大叙事背后,却常常有着让人瞠目结舌的鲜活细节。在罗兰夫人遇难近百年后,她于狱中所写的几封信件偶然得见天日,她内心的一段隐秘也才逐渐在岁月的长河里隐约浮现。人们这才惊讶地知道,罗兰夫人作为英雄,她的牺牲并不仅仅为着自己不能实现的理想,更为了不能得到的爱情。透过泛黄的纸背,我们仿佛看到了罗兰夫人更为真切的脸孔:一个既痴迷于婚外爱情又捍卫着婚姻契约的妻子,一个既追求纯洁爱情又怀着炽热情欲的情人,一个既献身于革命大义又受制于个人情感的战士。但凡一个女性所能扮演的角色,几乎都矛盾地统一于她的身上。这本身需要多大的能量,才能将内心的风起云涌勉强安顿!

出生于雕刻匠家庭的罗兰夫人本名玛侬,早在少女时期她就展示了非同凡响的天赋与才情,是远近闻名的“才女”。但上帝在给予她超凡智慧的同时,也赋予了她强烈的情欲。理智和教养告诉她,婚姻之外的任何肉体欢愉都是罪恶。为了克制内心的“邪念”,她甚至彻夜站在冰凉的石板地上,或者用抹上炭灰的面包做早餐,以之作为对自己的惩罚。阅读和思考也成了她对抗肉欲的手段,她借此逃避与所有年龄相仿的男性接触,以免受制于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欲望。她最终选择与比自己年长20岁的罗兰结婚,也有一个原因是罗兰的年龄让她安心,可以用一种与父辈相处的心态,来建立精神纽带维系的夫妻关系。

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为罗兰夫人提供了另一个舞台,虽然她没有担任任何公职,但她出众的头脑和风采,使得她的沙龙成为吉伦特派的主要集会场所,她的意见左右着该派的政治倾向,她也因此而被称为“吉伦特的无冕之王”。也正在此时,她沉睡的芳心被风华正茂的另一个吉伦特派人物博佐所唤醒。两人在精神上狂热相爱,却从没发生过肉体的关系。因为对罗兰夫人来说,肉欲之欢只会亵渎爱情的纯洁。与此同时,她还须坚守一个妻子对于丈夫的美德,那就是谦让、容忍、服从,还有至关重要的纯洁和忠贞。被这种矛盾情结所烧灼的罗兰夫人无法释怀难以自处,只好选择对丈夫坦诚,并期望得到他的原谅与理解。但罗兰并没有她想象中的博大胸怀,他完全被醋意和愤怒所压倒。而正在此时,政治风云陡然变幻,雅各宾派对吉伦特派进行残酷镇压,为身陷情感和婚姻漩涡之中的罗兰夫人提供了一个最佳的了结方式。

 

她以求死之心来面对政治变局,在给情人博佐的信中,她说:“我会用一切手段来维护丈夫的声誉,这是我对他的悲痛的补偿。但是对于你——当我在这里孤身一人时,和我一起的只有你。我的被捕,让我能够将自己作为牺牲奉献给丈夫,同时与我所爱的人结合。多亏了刽子手们,让我的义务和我的爱情能够并行不悖。”“锁链是一件多么可爱的东西,它让我能够用我的整个身心来爱你,每时每刻地想念你……”锁链和死亡,这些原本限制自由扼杀生命的东西,竟然被她赋予了特别的意义:因为受制而自由,因为终结而开始。

历史书写者乐意给我们看到的是为大义而慷慨赴死的革命巾帼,而有意无意地隐匿那个身陷情感悖论之中的血肉之躯。殊不知,罗兰夫人的大义凛然、从容就义固然让人油然而生敬意,但她对精神之爱的追求、对忠贞与纯洁的坚守、明知艰难仍不违心的坦然与真诚,标识着我们人类本应有的灵魂的高度。在今天的人们看来,罗兰夫人生存的年代不过代表着愚昧和暴力,但就是这些身处愚昧和暴力时代的人们,展示了我们今天所最为稀缺的高贵品质。犹记得托马斯·杰弗逊痛失爱妻时起誓终身不娶,身为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美国第一任国务卿、第二任副总统、第三任总统的他时年39岁,谁敢相信他真的能说到做到呢?所以关于他与家中黑人女仆私通生子的传闻最能满足人们对于道德人物的破坏性需求,因为借此可以拉平与自己的差距。不过基因技术的发展证明了杰弗逊的清白,时隔近两百来年,《科学》杂志的一篇学术论文证实与黑人女仆生子的是杰弗逊的侄子。

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即便不一定认同罗兰夫人和杰弗逊们的道德准则,也需对他们纯粹的爱情信仰保持起码的敬意,也需葆有对于生活的真诚与虔诚。

顺便要说的是,受刑前罗兰夫人预言丈夫将因自己的死而活不下去。果不其然,4天后人们就发现了自杀的罗兰。不久后,博佐的尸体亦被发现,同样死于自杀。唏嘘之余,我们不能不对这悖论爱情中的三方均心怀一份敬重,尽管隔着满是烟尘的岁月和历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