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养雌”,当心养身变伤身

凤网 2025-09-23 阅读数 20386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徐珂

清晨,泡上一杯用无花果、桑葚、枸杞、亚麻籽、黑豆等天然食材混合的“养雌粉”,成了不少女性开启一天仪式之举。

近日,随着“养雌”这一概念走红,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关注体内雌激素对自身的影响,而这种宣称可以改善经期不适、久备不孕、面色苍老、更年期不适等问题的“养雌粉”,成了不少女性青睐的食养产品。

年轻女性的“秘密武器”

“女儿天一冷就手脚冰凉,黑豆这些食材对女孩子好,既养身也‘养雌’。”9月21日,43岁的长沙女子王晓曦(化名)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分享,入秋以来,她几乎每天变着花样给孩子准备早餐,在食材的挑选上尤其会留意准备黑豆、亚麻籽、葛根、黑芝麻等“对女孩好”的食材,根据口味随机搭配,制作成米糊或豆浆。

王妈妈以前有月经不调的毛病,现在女儿到了青春期,经常也会生理痛。她留意到网上热销的“养雌粉”,说可以“帮助女性解决‘姨妈’烦恼”,于是自己动手自制。

博主“江月诗”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养雌”经历:有段时间她感觉身体疲惫得像“断电”,情绪崩溃,皮肤干燥,月经还毫无规律,“起初以为是压力大,想着多休息就好”,可症状持续不见好转。

后来朋友建议她“试试‘养雌粉’,补充大豆异黄酮”。她声称,自己试吃了一段时间,配合调整健康生活方式,精神状态明显改善,月经规律了。

9月23日,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养雌”关键词发现,相关产品琳琅满目,包括粉剂、饼干、茶饮等多种形态,价格也是从30元至300元不等。不少产品在介绍中标注“纯天然黄体酮”,称能够帮助调节女性的身体内部平衡与稳定。

AI制图

盲目“养雌”可能掩盖健康危机

“养雌,可以理解为对卵巢功能的养护。”9月21日,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梁惠珍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解释,卵巢是雌激素的主要分泌器官,其功能状态直接影响雌激素水平。

“作息不规律、饮食失衡、压力增大以及环境因素等,都会悄悄影响卵巢健康。”梁惠珍提到,有数据显示,如今卵巢功能减退和早衰发病率越来越高,呈现年轻化趋势。

正因如此,不少女性开始有意识地养护卵巢功能,“因为卵巢功能一旦减退,是不可逆的”。

“养雌粉多以黑豆、亚麻籽等为主要成分,这些食物含有植物雌激素(如大豆异黄酮),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缓解月经不调等轻症问题。”梁惠珍介绍,但是长期自行服用,很可能打破身体原有的内分泌平衡,甚至掩盖真实病情,耽误治疗。

48岁的长沙朱阿姨是个爱美的人,前不久,已经绝经1年的她突然“来了月经”,让她一度以为自己“重返年轻”了。但这次“月经”与以往不同,持续10多天未净,下腹部还越来越痛,即便服用止痛药也收效甚微。

朱阿姨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提示宫腔内积液、内膜增厚,最终诊断为子宫内膜癌。

原来,朱阿姨因围绝经期深受烦躁、盗汗、月经紊乱、心烦、失眠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在朋友的推荐下“食补养雌”,在服用了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感觉好转后,进而尝试多种保健品。

“任何调养都应在正确理念指导下进行,并排除器质性病变后才适宜。”梁惠珍提醒,针对复杂病因引起的月经不调(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卵巢功能明显减退的情况,以及严重的更年期症状,如潮热盗汗、心慌失眠等,不能单纯依靠食疗解决,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评估,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调养品,而非盲目进补。

食补有道,生活调养才是根本

“药食同源的理念正在被广泛推崇。”梁惠珍说,对于一般人群,日常生活中的确可以适量摄入一些对养护卵巢有益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亚麻籽、黄精、桑葚、枸杞等,特别是肾虚体质的人群,可以适当多食用这些食物。“但要注意,某些食物并不适合在月经期食用,且不建议过量食用,以免出现过犹不及的情况。”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也要特别注意,某些成分可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或影响哺乳;对于备孕期女性,在非感冒发烧和经期阶段,适当食用一些黑色、红色补血食物是有益的;但对于儿童,尤其是未来月经的小孩子,应避免过早食用。

“务必选择成分标识清晰、品质好的产品。”梁惠珍建议,除了食补之外,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进行科学适量的运动以管理压力,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方式,才是守护内分泌平衡和卵巢健康的重要基础,效果远比一杯“养雌粉”来得真实而持久。


编辑:阿挽

二审:吴雯倩

三审:邓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