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周雅婷 视频:陈珂偲
“赛场上的模拟,让我对婚调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会认真总结此次和各位优秀前辈交流的经验,并应用到今后的基层调解工作中。”9月4日下午,刚结束比赛的王媚平向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分享了参加“婚调大比武”的感悟。
这位来自邵阳新宁县安山司法所的27岁基层调解员,从业仅4年便与省内资深同行同台竞技,并凭借实力获得二等奖。
作为湖南婚调队伍中的青春新力量,她有何过人之处?又如何从“模拟战”中逐步成长、逐渐走向“真功夫”?
曾遭质疑,
用“法理+人情”打破偏见
“法律是底线,但婚姻调解的成败往往取决于能否触达人心最柔软的地方。”9月4日,王媚平捧着二等奖证书感慨。作为此次决赛场上最年轻的选手之一,她的这番话格外引人深思。
四年前刚入行时,王媚平曾因年轻遭到质疑。“有村民见我第一句话就是‘派个娃娃来糊弄人’。”她笑着回忆道。即便如此,她仍耐心沟通,将法理人情掰开揉碎讲给当事人听,最终成功化解矛盾。
“好的婚姻关系是彼此扶持、尊重、鼓励。”这是王媚平在扎根乡野的调解工作中总结出的感悟。而这些实打实的基层经验,也让她在“大比武”模拟调解环节中,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沉稳。
“这是我爸砌的房子,你已经改嫁了,凭什么来分房子?”这是一场涉及夫妻财产、遗产继承、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等复杂问题的纠纷案例,而王媚平表现得沉着冷静,在规定时间内有条不紊地确定遗产归属、计算财产数额、拟定调解方案,且提供可行方案,在此起彼伏的争吵声中抽丝剥茧,让当事人心服口服。最终,王媚平凭借出色表现获得评委88.9的高分,综合决赛知识竞答环节的排名后获得二等奖。
好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王媚平在参赛前做了充足准备——在线上平台学习、和经验丰富的律师前辈请教婚调经验、反复熟悉婚姻家庭矛盾相关的法条。
赛后,她又第一时间进行复盘:普法做得好,气势也很足,但可以再多和当事人拉拉家常,让他们的情绪不滑向失控,也可以多注重情感修复……“相比其他调解员,我的经验还不够,此次参赛,就是一个和大家多多交流,提升自己的调解技巧和方法的好机会。”王媚平坦诚地表示。
扎根基层,
用“真诚+细节”化解困局
为提升自身调解能力和技巧,王媚平在日常工作中始终保持学习热情,常利用下班时间学习法律法规和心理学知识。在她看来,“真诚和细节就是最大的‘必杀技’。有时,一把椅子、一杯水、一句轻轻的肯定,就能快速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
去年,一对矛盾激烈、正闹离婚的年轻夫妻找到王媚平寻求调解。起初旁听时,她敏锐观察到二人情绪激动,当即决定采用分开谈话的方式深入了解情况。沟通后得知,男方婚后不仅查出一系列身体问题,还欠下十余万元债务,女方因此想解除婚姻,但双方在彩礼返还问题始终无法达成一致。
表面上,婚姻问题出现在身体和金钱方面,但在王媚平信任和鼓励的目光下,女方才吐露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她长期被男方漠视情感需求,负面情绪长期积压。
综合判断后,王媚平认为二人感情确已破裂且缺乏深厚基础,选择尊重双方意愿。最终,在她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协议,和平离婚。
“我们终于能奔向各自的新生活了。”女方握着王媚平的手真诚道谢。对王媚平而言,调解员最大的欣慰莫过于此:不仅化解了法律纠纷,更抚平了当事人的心灵创伤,让曾经的对立双方以平和心态开启新生活。
王媚平告诉记者,她计划带着比赛总结的经验和工作中积累的智慧,继续扎根田间地头的婚调工作。她形象地将调解员比作各家门前的“灭火器”,既要有效地弥合冲突,更要维护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每当看到纠纷当事人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我就更加坚定了做好这份工作的决心”。
编辑:徐珂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